| 中国统一教育网首页 | 收藏本页

浙大男辞职在家教女儿不求文凭

 

宽敞的客厅里,傅弘赢、Apple、大禹和溶溶坐在桌旁大声诵读着《大学》。Apple的母亲静静地看着他们

傅弘赢去年从新乡一家国企辞职了,原因很简单,他要做全职父亲。

不想女儿在学校被耽误,他让女儿离开学校回到家,自己来教。

浙大计算机本科毕业的他,不要求女儿上大学、拿文凭,只希望女儿自由。现在,两个朋友也把孩子托给他教育,他还计划再多收几个孩子。

在家学点啥

传统文化是教学主要内容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敞亮的客厅里,傅弘赢和女儿Apple及朋友的孩子大禹和溶溶齐坐在桌旁,大声诵读着《大学》。

傅弘赢用的教材不是学校刻板的教科书,而是以《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书籍。

每天早晨,孩子们都可以睡到自然醒。晨练和早饭后就开始一小时左右的古文诵读。“诵读是一种手段,帮助孩子们静心,使智慧得到升华。”傅弘赢很重视诵读。

溶溶的父亲在国外工作过,英语口语很棒,他来教孩子们英语。小学数学和语文就交给孩子们自学,他们要背诵语文课文、做数学课本后的练习题。

下午,基本上全是孩子们玩的时间,轮滑、滑板是他们的最爱。晚饭后,傅弘赢会时不时地放电影给孩子们看。

现实中的任何事都是教学资源

傅弘赢说:“孩子们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玩和互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任何事,都可以成为教学的资源。”

大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由他们三个独立完成的公交线路调查。

孩子们倒了好几次车,终于找到了公交车的起点,坐完全程后,他们还仔细地手绘出了站点路线图。

但是他们还必须按照傅弘赢的要求,在公交车上以全车人都能听到的音量,每人唱一首歌,这对内向腼腆的大禹是个不小的挑战。最终,在溶溶的带领下,大禹顺利完成了任务。

“目的是锻炼他们在人前的胆量,增加他们对自己的肯定。”傅弘赢说。

为啥在家学

学校作业太多,女儿说:“爸爸,我不想上学了”

傅弘赢在家教孩子的念头源于正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的一句话。

“有一天,孩子突然跟我说,她不想去上学了。”傅弘赢说,女儿提出这种要求,自己一点也不吃惊。因为自从女儿上小学后,老师就经常找傅弘赢谈话。

Apple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速度快,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听明白之后,她就不愿意听下去了。“老师讲的我幼儿园都学过了。”她说。

“开始是找同学说话,后来是钻到桌子底下自己玩,反正就是不看黑板。”傅弘赢试着和老师商量:既然孩子都会了,能不能让她上课干别的?可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

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多,女儿写作业的速度又比较慢。“作业都是重复性的,每天还要做到晚上11点多。孩子的手指头都因为拿笔挤扁了。”心疼女儿,傅弘赢就常常模仿她的字迹,替她写作业。忍无可忍,傅弘赢终于下定了决心:让女儿回家。妻子很支持他:“我们只有一个孩子,不想她在学校被耽误了。”

这不是Apple第一次从学校回家,她在三年级时就曾在家学习过一段时间。那一次,也是Apple主动向傅弘赢提出的要求,理由同样是“作业太多”。可是,在家学习了不到一年,Apple就要求回学校了,“她说太孤独。”

“所以这次她再提出要回家时,我们反复询问她是否确定。”傅弘赢说,当时Apple回答的是“我能自己承受孤独”。

学习啥效果

在学校四五个月学的东西,在家一个月就会

傅弘赢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没有规定必须完成的学习内容,更没有限制休息和玩的时间,一切全凭Apple的意愿。“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学。”

Apple在家学习很有成效。傅弘赢拿数学书后的习题让她自测,发现重点内容Apple都能理解到位。“拿数学来说,在学校需要四五个月学习的东西,她用一个月就足够了。”傅弘赢自豪地说。

对女儿的教育,傅弘赢倾注了很大的心血。“从她还在妈妈肚里时,我就开始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可是女儿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却是他不能认同的。

傅弘赢认为,少儿时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在中国却让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人群来教,他说自己接触过不少小学老师,情绪化是他们的普遍状态,让这样的人教孩子,他根本不放心。反观国外,教幼儿的都是素质高、经验丰富的人。

“有人说过,如果你要给孩子一杯水,首先你要有一桶水。我不赞同,我觉得,如果我有一杯水,就要指给孩子一条河。”傅弘赢说,学校的教育一刀切,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只会禁锢孩子的思维、约束孩子的发展。

为教好孩子  贷款买大房辞掉好工作

傅弘赢说,自己以前住的是一套两居室的小房子,决定在家教孩子之后,他立刻卖掉了小房子,贷款买了现在这套14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主要是看中有个宽敞的客厅可以让孩子学习”。

去年,他辞去了自己在国企优越的工作,全职在家教孩子。孩子的教育费用和全家的日常开支都靠妻子一个人的工资支撑着。

虽然日子不宽裕,但在孩子身上,傅弘赢一点不“抠门”。孩子们的书桌、电脑、参考书等一应俱全,体育器材买的都是价格高、质量好的。

学习的目的

立足社会靠能力

不要求女儿考大学

浙大计算机系本科毕业的他对自己教孩子的能力很有信心。“我教孩子,靠的不是学校里学到的东西,而是我在社会中与人接触的实践。学历、书本上的死知识一点用都没有。”

傅弘赢说,自己从不要求Apple拿文凭、考大学、找个好工作。“立足于这个社会靠的是能力,而不而不是文凭。”可是其他两个孩子的父母希望既能让孩子在傅弘赢家学习,又能保留学籍、不影响以后升学。

师者PK     在家教育利弊哪个大

郑大副教授:不利于孩子完全人格的形成

郑州大学教育系副教授庞振超认为,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是完全人格的形成。一个人的成长是全面综合的过程,家长未必能承担起这个重任。

比如,孩子在学校接触的,可能会超出家长的接触范围。可遇到家长接触不到的各类同学、老师,并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学着独立。而在家上学的孩子,谨遵父母安排,独立性格怎么形成?

傅弘赢:与现行教育体制并不冲突

傅弘赢说,自己正在努力克服孩子在家上学的种种弊端。他正计划把孩子的数量扩大到10个,除了自己之外,傅弘赢还在考虑多找几个人来教孩子。

在他看来,在家上学也许是游离于体制外的,但却与现行的教育体制并不冲突。他所倡导的是心灵的成长,看重的是孩子能否掌握学习的能力。如果孩子要考大学,他并不反对。

读者PK 选择在家教育的有木有

杨女士:特想回古代,请个先生教孩子

“我特别想回到古代,家里请个先生教孩子。因材施教,比现在教得好。”看完商报报道,杨女士说,“要是郑州有好的私塾或傅弘赢那么好的教育者,我愿意尝试一下。”

儿子才上小学二年级,杨女士就时常为爱子的教育问题头疼。“现在学校教育压抑孩子天性,所有的孩子按一个套路教育,把孩子往厌学的路上推。”

石先生:在家教育成本高,家长精力不够用

在家教育,没一定的经济基础的话,石先生奉劝家长不要轻易尝试。简单估算下来,他在家教小孩的成本相当于普通学校学费的三到四倍。

“除了强大的经济保障,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家长们还需付出很大的精力和耐心,没有辞职在家的,还要兼顾工作。”石先生在教孩子半年小学课程后,就因精力不够、无法兼顾工作而把孩子又送回了学校。

微博PK

是康庄大道还是冒险之旅

“陈柳宇”:冒险之旅,但是康庄大道!

“幺幺Sophia”:是家长的无奈之举!我有傅先生的愿望,但未必有这个精力和勇气,只因自己才疏学浅。希望傅先生能坚持到底,祝愿一切顺利!

“樱桃妈117”:社会有社会的规则,不是所有人都能冒得起险。除了让孩子适应社会,作为父母也应该适应社会。

“heaos”:长大了发现自己没同学,不遗憾吗?

郑渊洁的选择  儿子辍学女儿上学

教育童话以“适才”为前提

“在家教育”,郑渊洁走到了前面。他对儿子和女儿的教育方式,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儿子郑亚旗小学毕业后,郑渊洁决定自己在家教育他。

他用两年时间给儿子编了10部教材,还发明了“逆向考试法”,让儿子学完一个章节后, 自己编考卷考爸爸。只要儿子能让爸爸考不及格,那儿子就及格了。

三年后,郑亚旗学完了中学六年的课程,郑渊洁一手打造了儿子极具魅力的教育童话。

有了教育儿子的成功先例,郑渊洁也想仿效着教育女儿,所以一开始他就没有让女儿上幼儿园。可谁知,女儿竟主动要求上学。

通过观察和思考,郑渊洁终于想明白了,儿子聪明好动,不适应学校的教育方式,在家学习能使儿子的才能和天性得以尽情发展。可女儿喜欢群体生活。每个人的性格、禀赋不同,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适才教育”。

我也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再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会员评论      (已有评论 6 条)

1 楼      会员:k9k913579a      发表时间:2011-07-29

真好、、我也有过这样的冲动,我们国家的教育早就该改改了。老师上课不好好教。非要上他的补习班才,,,,,

2 楼      会员:fgqq8      发表时间:2011-07-08

非常好!我国的教育体制真的该改改了,现在的老师们自身的素质修养都不够,在填鸭式的教育体制下,孩子们自然地本性被禁锢了,没有空间去想象去创造。真的太可悲了,还有在追求升学率的大局重压下,学生老师在最后的那年中或多或少都有种病态。可悲的现状!希望国家的教育部门该醒醒了,中国的小禾苗们需要怎样的生存环境?

3 楼      会员:gsls9999      发表时间:2011-07-06

如果有条件,两三个学生,良好的教育模式,因材施教当然好。

4 楼      会员:liangcong      发表时间:2011-07-04

有道理,我也让我的孩子学学这样··············································································································

你认为怎样管孩子会好点

查看结果

统一教育网简介 | 服务价格说明 | 产品价值 | 合作企业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企业荣誉 | 财富系统 | 网站地图

{*客服专线:400-186-1913 *}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源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32 | 网站视频由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提供托管及播放服务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11号 | 京ICP证110556|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37号| ICP证:辽B2-20130063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8 - 2025 统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