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统一教育网首页 | 收藏本页

“别人家的孩子”

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

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

这种生物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

这种生物叫做别人家的孩子……

这种生物考清华,考北大,

能考硕士、博士、圣斗士,还能升级黄金、白金和水晶级,

他不看星座,不看漫画,看到电脑就想骂娘……

这种生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会刀枪剑戟斧钥钩叉,

而我们只会吃喝拉撒;

他是团员、党员、公务员,将来还可能知道地球为什么这么圆。

这种生物长得好看,写字好看,成绩单也好看……

这种生物每天只花10块钱都觉得奢侈浪费和犯罪,

这就是感动中国2011十大人物之——别人家的孩子!

这其实是一个在目前的网络微博、论坛、新闻里处处可见热帖,这个热帖让“别人家的孩子”猛然间红遍大江南北。而跟着这些热帖的,却是生活在“别人家的孩子”阴影中的孩子们——

“优秀的孩子们啊。请不要让我妈认识你们!!”

“我生活中最近也有这种生物!人家月薪XXXX元,人家工作XXXX好,出国旅游还是公费!!我妈天天叨叨以上几句!”

“可惜我爸妈已经认识了!我已经活在这些不明生物的阴影下10多年了!!!”

“这种生物之外还有一种生物……他会在被他娘拽着耳朵骂成绩差的时候说‘后楼的谁谁比我还差’,而这个谁谁就是我,而这话是我娘叨叨过好多次的。”

“真想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免得我爹娘一看我就很闹心地要说,别人家的…如何了,别人家的…又如何了”

“我特别不理解,别的还说得过去,‘别人家孩子长得好看,进了垄断国企’这两事儿还能拿来数落自己家孩子?孩子不数落你就不错了!”

……

“别人家的孩子”在父母的口中总是那么完美,即便他不是那么完美,他也总是拥有、而且总是恰好拥有你所没有的优点;最关键的是,他总是在你备受爸爸妈妈批评的时候适时地出现,种种“闪光点”让你在讨厌他的同时也顺带鄙视自己。

“说别人家的孩子,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知耻而后勇,但真实的效果往往是别人家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知不足,而不敢前进了”——“别人家的孩子”折射出了家长如何正确评价孩子的问题。“别人家的孩子”的火热程度也恰恰说明了现在这种家长真的绝不是少数,他们对孩子的评价要么缺斤少两,要么一两却能称出一斤——处处高估孩子,盲目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其实,和普通的秤不同,父母心中的秤时刻都应该调校,最重要的是不要时刻问“我的孩子真的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吗?”

尊重差异,让孩子自己跟自己比

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众多原因,每个孩子的发展速率、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不相同,因此孩子即时的、外显的行为没有优劣之分。最好的教育是,每个孩子在学校中无论开朗还是内向,无论动手能力强还是语言能力强,都有机会进行选择,以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来活动。

但是,现在的中小学也许不能做到尊重孩子的差异和个性,因此家长请不要给孩子雪上加霜了,当自己最亲近的人也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好的时候,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可能会受到永久的伤害。

聪明的家长表扬孩子时,从不将其与另一个孩子作比较,而是和孩子的过去比。对于幼儿来说,他的自我意识最初是通过成人的评价获得的。而对于年长的孩子来说,家长能够发现自己孩子的独特之处,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你充满感激。

赞美孩子不是越多越好

表扬不是越多越好,孩子需要适度的肯定,一方面是语言适度: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孩子用不同的语气来表扬。比如对低幼和害羞的孩子,语言可以夸张些,以增强激励性;对中小学生来说则可以用平和些的语气,随和的情感反馈更令孩子感激成人的赞扬;对好表现自己的孩子既要具体肯定,又不要过于夸张,这样既尊重了孩子,又可帮助他调节情绪。另一方面是语态适度:特别是低幼年龄的孩子,在口头表扬的同时,可配合使用举举大拇指、摸摸头、拍拍肩、鼓鼓掌、抱一抱等身体语言,强化夸奖的效果;而对大年龄和性格腼腆的孩子,可以配合使用亲切的眼神,适当的手势。表扬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感受到成人对他们的爱和欣赏,使孩子受到鼓舞不断进步,并且悦纳自己。

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于年幼的孩子,都应该蹲下来观察孩子,发现他独特的能力和特点,给予适宜的表扬和肯定,而且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和老师的赞美应该让他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

孩子需要真实的表扬

真实的表扬意味着表扬孩子要具有指向性——针对一件具体的事情,避免空泛、虚伪。事实上,结合孩子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和运用的智慧来夸奖效果最好,如“你真努力!”“你很会想办法!”这能让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和错误,遇到困难愿意自己尝试各种方法,把心思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而不用担心会受到批评。智慧的家长会实事求是地根据孩子的行为作出真实的评价,比如:“你这次确实比上次做得更好了”等。

而对于低幼年龄的孩子,要避免使用“鼓励弱项的言语”,譬如“平常不爱说话的冬冬今天也告诉大家自己最喜欢的人是谁”;“最爱说话的敏敏今天也能做个安静的小听众了”,看似表扬,其实会让孩子感到很恼火。

对于孩子来说,终身受益的是和谐的亲子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与孩子以诚相待,经常和孩子进行感情交流,这会孩子感受到“老师/爸爸妈妈是值得信赖的:老师/爸爸妈妈体谅我;老师/爸爸妈妈明白我的难为情;老师/爸爸妈妈发现了我的进步;老师/爸爸妈妈是爱我的……”

我也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再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会员评论      (已有评论 14 条)

1 楼      会员:xnkl10      发表时间:2011-06-16

让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压力大了反而不好。看见别人的优点时,你就看不见别人缺的。要看见自己的优点和缺的。孩子不是别人的最好,而是自己的最棒。和别人比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要期望太高反而失望。

2 楼      会员:meky      发表时间:2011-06-12

父母总说孩子怎么怎么了,他们为什么不能想想自己咧?看见别人的好就要自己比= =。。。 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o(>_<)o ~~【我的心声啊】

3 楼      会员:78978682      发表时间:2011-06-04

神马呀,警察家长们,反思吧.

4 楼      会员:fgqq8      发表时间:2011-06-03

严重同意4楼的观点!

你认为怎样管孩子会好点

查看结果

统一教育网简介 | 服务价格说明 | 产品价值 | 合作企业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企业荣誉 | 财富系统 | 网站地图

{*客服专线:400-186-1913 *}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源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32 | 网站视频由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提供托管及播放服务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11号 | 京ICP证110556|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37号| ICP证:辽B2-20130063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8 - 2025 统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