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发布时间:2011-06-21 点击率:2544
上下学接送孩子的家长队伍中,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占了一半;课外兴趣班的走廊里,等候的也多是老人;某外语学校为了家长能更好回家辅导孩子而开设的免费家长学习班上,竟有一半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很多年轻父母由于各种原因,把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交给了自己的家长,这种“隔代教育”虽然减轻了很多年轻家长的负担,增进了孩子与老人的亲情,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可以说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年轻的爸妈和年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有分歧的。年轻的父母怪自己的父母隔代亲,对孙辈过分溺爱没有原则;年老的父母指责儿女对孩子管得太严、给的压力太大……专家指出,小辈的观点不一定全对,而长辈的做法也未必都错,关键是两代人都应该理性接纳对方正确的育儿理念。
现 象
隔代教育 日渐普及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等原因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
小涛是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比较贪玩。由于妈妈和爸爸工作都非常忙,小涛平时住在奶奶家,生活和教育都由爷爷奶奶负责。6月5日,难得有一天休息时间,小涛的爸爸妈妈一同来到老人家看望孩子。爷爷奶奶经常在电话里告诉小涛的父母,孩子学习很好,让他们放心。但是这次一检查孩子的英语测试卷子,发现连续几次月考成绩都不及格,语文的古诗词默写也错字连篇。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爷爷奶奶心疼孙子,电话里全是帮着小涛说谎话,目的就是想按照孩子的意愿,让他多看一会儿童动画片,可是等到晚上写作业时小涛就困了,爷爷奶奶心疼孙子,就让他早些睡觉,于是就编出假话应付孩子的爸妈。
据了解,类似小涛这种老人帮着孩子说谎的情况目前在我市一些家庭里并不在少数。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祖辈帮孙辈说谎的出发点都是心疼孙辈,担心孩子睡得太晚或者学习太累,而且怕子女责骂孙辈,故此才帮着孩子隐瞒真实的学习情况。
然而,也并不是所有“隔代教育”家庭里的老人对孩子都一味地溺爱。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有一些知识层次较高的老年人在对待孙辈的教育上非常细心,生活上也精心呵护,不但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还有利于年轻的家长集中精力应对工作或打理生意。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也都很好,同时还使得孩子与老人的祖孙亲情异常浓厚,家庭也非常和谐。
有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专家预测,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和发展,隔代教育现象将愈来愈普遍。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等诸多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分 析
隔代教育 忧大于喜
据了解,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的问题。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而中国的“隔代教育”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喜有忧。
有教育专家指出,当今做家长的,特别是隔代家长们的素质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有调查资料表明,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的相关专业知识,其中,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目前祖辈对孙辈的教育多数只局限于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而已,生活上多数祖辈家长则表现为过于溺爱,使得孩子养成过于依赖、自理能力较差等习惯。同时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还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和精神生活,使得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容易变得更加孤僻。
黑龙江大学教授曲文勇分析说,如今的老年人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生活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对子女可能没有给予更好的照顾,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把对子女的爱以及对孙辈的爱全部集中到孙辈的身上,对孩子疼爱有加,过分关注,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孩子,导致孩子出现任性、依懒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等问题。这对孩子的成长和身心健康都没有好处。
曲文勇教授认为,在一些家庭中,父辈和祖辈对于孩子的教育观念经常存在分歧,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也缺乏沟通,这也是“隔代教育”经常暴露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当父辈家长和祖辈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发生矛盾时,孩子应该听谁的、该如何做,作为年幼的孩子很难把握,对于未来的成长之路也缺乏明确认识和准确判断。使得幼小的孩子常常无所适从,难辨是非。
曲文勇说,作为体现家庭亲情教育的“隔代教育”也能更加密切祖孙之间的关系,使得年轻的父辈家长能够更加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或者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这无疑又是“隔代教育”有利的一面。比如,我市目前有一些老年家长,每天接送孩子上课、补课。有的英语补课班还专门为家长开设了免费的英语短期培训班,讲授一些孩子在补课班学习的英语知识。作为时间相对宽裕的老年家长能够在接送孩子的同时,免费学习到英语,回家后再督促孩子复习,使得孩子的学习得到强化,自己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英语知识,这也是“隔代教育”有利的一面。
对 策
辨证对待 兴利除弊
有专家指出,如何看待中国的隔代教育,长远看隔代教育弊大于利,但也不能全盘否定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社会各界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曲文勇教授说,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引导,通过开展大量的鲜活的隔代教育应用性课题,帮助更多的祖辈家长们成为与时俱进的合格家长,让隔代教育成为“特色教育”,通过学校、社会与家庭相互配合,合力打造新式的隔代教育。
专家还建议,“隔代教育”的家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祖辈家长和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思想认识应该统一。两代人往往对教育孩子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如年轻一代的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和个性发展,而祖辈的家长们则更看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和健康成长,这就是需要两代人相互沟通,统一认识,择善施教。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家长在教育方面的分歧,维护孩子父母的威信。其次,祖辈家长要注意不断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尽量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第三,两代人应该协商建立必要可行的家规,同时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第四,祖辈家长应理性控制感情,分清爱与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正确的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其父母多接触,沟通感情,两代人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的家庭氛围。第五,年轻的父母要端正态度,不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这也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
相关资源: 隔代教育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