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统一教育网首页 | 收藏本页

超级网虫沉迷网络游戏十年病逝

沉湎网游十年,最终病入膏肓,走上不归路,超级网虫王刚短暂的生命轨迹划下了一个沉重的感叹号,而他临终时那句“真有意思”,跟那两张无法知道密码的银行卡和20多个网游账号一样,留给社会一个值得深入解读的谜。

“真有意思”,听起来好像是神志不清时随口说出的几个字,但回答父母追问啥意思时脱口而出“你不会知道的”,又显然表明并非胡说,或许正是走向人生终点时,对十年或更长时间里生命体验的真实表达,或网游刺激的快感,或生活迷惘的纠结,或青春黯然的自嘲……

王刚令人嘘唏的生命悲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能不归咎于规避监管、缺失社会责任意识的网吧,以及具有神奇诱惑力的网络游戏,日以继夜泡在网吧里,难免会让人身体虚弱、意志消沉,污浊的网吧空气环境,更容易让人泡出病来,正如有调查表明,15—35岁年龄段的初发“肺结核”患者中,80%的人经常上网吧,其中有过半的人是经常熬夜的“网虫”。因而,王刚网吧、网游世界里“真有意思”地严重透支着生命,这一极端个案无疑有必要引起大家对如何更好地规范网吧管理的反思。

不过,把所有的责任都让网吧和网游扛,显然又有失公允。当初王刚因为沉湎于网游而从某大学肄业后曾经短暂回家,后来返回武汉找工作遇挫,再后来收购旧书勉强度日,直至深度迷恋上网游……如果学校、家庭能够主动关心他的思想、内心和工作、生活,而不是将他推向社会了之;如果我们平时的教育多注重孩子健康人格和人生价值观的培养,或许王刚不至于非得去网吧寻找“真有意思”的刺激,在网游世界体验呼风唤雨的成就感,也不至于至死都封闭着自己的心灵,连银行卡和网游账户密码都拒绝向父母透露。

其实,王刚的父母也曾想找他好好谈一谈,后来落空了;王刚也曾两次想写信回家,也半途而废,如果下决心付诸实施,敞开心扉深入地进行交流,亲情的力量或许能为他解开心中的结,帮助他鼓起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王刚的人生势必可能彻底改写。也许我们无法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双方放弃了努力,却不能不思考,社会有关各方到底该如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洁净、开明、开放、理性、阳光且充满爱的环境,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意义,而不至于陷于孤独、无助、迷惘、封闭而不能自拔。 (范子军)

还原王刚十年“游戏人生”

“游戏终究是游戏,不要沉迷其中,除非你本身就是一段数据……”网友“龙鳞の伤”

王刚走了,带着十年“游戏人生”的伤痛。

十年,对于未满32岁的他来说,占到他人生三分之一的历程。而这十年,又恰恰是他人生中本应最为美好的青春年华。这十年,他究竟怎样度过?他是怎样一步步滑入“网游”的深渊无法自拔,最后一病不起?这是我们,也是无数读者一直关心的问题。

回家之后,一直处于病危中的他,连呼吸都很困难,不能,也不愿详细说起自己的经历。连日来,记者一直在不断追寻,至昨日,终于通过他本人的短暂自述,家人回忆,网友介绍等方式,大致拼接出了他这十年的人生经历。

他看起来曾很健康

网友“宁不空”在网帖中称,2005年左右,他在一个“游戏论坛”中与王刚相识,当时王是一个游戏论坛的管理员,是“三国战纪”高手。

根据王刚本人的回忆,他因沉迷网游,2001年从武汉某大学肄业后,短暂归家,后又返回武汉,因为找工作不顺,身上所带数百元花光,沦落到找昔日同窗借钱度日的地步。2002年春节,他竟然在母校一寝室中度过。因为心理压力巨大,他不愿也害怕和家人联系。

从2002年起,他在天门一老乡的介绍下,开始在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周边,以收购旧书为业,收入微薄,仅够勉强度日,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2006年,持续了4年之久。

在此期间,他经常出入这些高校周边的游戏厅和网吧,将大量时间放在了一个名为“三国战纪”的网络游戏上。

2006年—2008年,王刚在卓刀泉附近一个游戏厅打工。网友“林间小盗”2006年通过游戏论坛与王刚成为好友,经常相约见面。“林间小盗”回忆,那时的王刚身体看起来还很健康,腼腆内向,两人见面,除了谈论游戏之外,王不愿意谈论其他的话题,也很少提起自己的经历。

他为游戏与好友断交

有一件小事,让“林间小盗”记忆深刻:2007年的一天,王刚合租屋中的好友,因在闲谈中说起“不能靠玩游戏过一生”类似的话语,致王刚大发脾气,竟然当即从合租房中搬出,与该好友断交。“林间小盗”回忆,2008年6月,王刚开始接触“地下城与勇士”这个游戏后,就仿佛人间蒸发一样,很少见面了。王刚最后一次出现,是在2009年10月的一天,因为那时武汉开始实行登记身份证上网,他提出要借“林间小盗”的身份证,结果遭拒,此后就再也没有了联系。

网友“宁不空”称,2010年11月,游戏群里有人说王刚气管炎犯了,有点重;今年春节时,王刚找他私聊,借钱,想在春节买套新衣服;本月1日,王再次向他借200块钱,称7月后还,说一定要帮他。

直到本月10日,网友们通过网络看到本报相关报道才了解到:王刚曾在一家有沙发的网吧里,夜以继日地“熬战”了7个多月,直到病入膏肓,凄惨返家。这时,他们也才了解到王刚一直讳莫如深的身世,及十年离家不返的经历。

王刚悲剧引发网友热议和反思 折射网络监管漏洞

十年沉迷网游梦,付出的竟是生命的代价。昨日,全国各大网站都转载了本报关于天门网瘾青年王刚去世的消息,王刚悲剧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截至昨晚8时30分,本报报道在新浪微博上发布后,已被转发2480次,评论近1300条。凤凰网转发本报报道后,参与发帖评论的网友超过7000人次。

拥有20多个网络游戏账号,其中5个都是高级账号,与网络世界里的光鲜相比,现实生活中的王刚,离开人世时留下的只有两张不知道密码的银行卡和一身的病痛。他离世前最后的话是:“真有意思”,“你不会知道的”,这也让网友们唏嘘不已。

网友“微笑水清”说,上帝给了他真实的肉体,而他却选择在虚拟的世界中度过自己的人生。其实,对于我们,他的生活真没那么有意思,走进了网游,现实生活是怎样的实在,他“不会知道的”,就像他说“你不会知道的”一样。对于这种事,没有责怪,只有一点点可惜。

被网游夺去生命,王刚的悲剧也让网友反思。网友“Kiseki_十八”针对王刚的遗言评论说,“你不会知道的”,是呀,我们不可能知道网络游戏有多大魅力,但他不知道生活还有别的东西。

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张继涛表示,作为一个极端案例,王刚的悲剧背后,反映出网络监管政策上的漏洞。

张继涛说,主管部门和社会往往把监管重点放在未成年人身上,而成年人网瘾的监管则存在空白,部分网吧经营者和网络游戏运营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尽到社会责任,王刚事件就是这些问题的集中反映。对于成年人网瘾,不能光靠用户个人的自律,还需政府部门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

新闻背景:

今年母亲节前夕,超级网虫王刚在武汉某网吧中昏倒被警察送到救助站,联系亲人发现,王刚大学肄业后十年未归家,一直流连在武汉各网吧沉迷网络游戏,直至重病被发现。送入医院后被下达病危通知,得了严重肺病,医治无望返回家中,于5月11日病逝。只留下2张不知道密码的银行卡和20多个病重仍不肯卖出的游戏账号。

我也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再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会员评论      (已有评论 40 条)

1 楼      会员:mxcgzszw      发表时间:2011-08-01

太不可思议了

2 楼      会员:hxgh201108      发表时间:2011-06-20

最后的"真有意思啊"真让人心寒,网吧就真的那么吸引人,甚至夺走人的生命.即使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选择网络游戏吗?吹嘘的做法啊,难道就不可笑吗?是在自嘲吗?(无人知晓的)

3 楼      会员:43667668      发表时间:2011-06-19

别那游戏当家常便饭

4 楼      会员:wangzi077      发表时间:2011-06-18

.......................

你认为怎样管孩子会好点

查看结果

统一教育网简介 | 服务价格说明 | 产品价值 | 合作企业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企业荣誉 | 财富系统 | 网站地图

{*客服专线:400-186-1913 *}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源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32 | 网站视频由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提供托管及播放服务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11号 | 京ICP证110556|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37号| ICP证:辽B2-20130063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8 - 2025 统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