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统一教育网首页 | 收藏本页

留守儿童:没有抱怨,懂得感恩

 

 

大别山深处的留守儿童

近日,记者前往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安徽金寨县、湖北红安县,探访留守儿童群体。孩子们身上普遍存在的那种自立的品格、感恩的心态,让人为之动容。

廖建宁:天不亮起床

大别山,6月底的一天,凌晨4点半。

天还没亮,12岁的留守儿童廖建宁已经起床洗漱,之后,在浓浓晨雾中踏上了上学路。

刚下的一场暴雨,把路面冲刷出了一道道深浅不一的沟,路旁一两米深的塌坑随处可见。瘦弱的建宁身高不足1米4,走起路来却脚下生风。记者几次趔趄,用尽全力才勉强跟得上她。

廖建宁是金寨县希望小学六年级学生。金寨县是革命老区,也是闻名全国的“将军县”,有59名开国将军是金寨人,大约1/3的开国将军生于此或在这里工作、战斗过。廖建宁和她的同学们对金寨县的这些红色史实如数家珍,非常自豪。

父母都在江苏无锡打工的廖建宁,两岁起就跟着爷爷生活。爷爷要耕种三四亩地,插秧、锄地,还要养猪、养鸭,经常没时间为小建宁做早饭。小建宁就在路边小摊花1元钱买个煎饼,偶尔想改善一下生活,就多花1元钱买个鸡蛋或烤肠夹在煎饼中,边走边吃。

小建宁很懂事,每天做完作业,就主动洗衣、扫地。爷爷做饭,她便帮着淘米洗菜。有时她也会下厨,炒个白菜、黄瓜或蛋炒饭,有时盐放多了,咸得咽不下,爷孙俩就用水冲洗一下再吃。

学做红烧肉时,灶膛里的柴她放得太满,火势起得过快,肉块儿进锅时油星四溅,一阵炸响,直冒黑烟。小建宁吓得大叫,正在厨房外搅猪食的爷爷三步并作两步跑进来,把柴火撤掉,才化险为夷。

最近几天,小建宁要开着灯才能睡着。因为近期的暴雨,她家屋后的山坡塌方了。万幸的是,土方量不大,对房屋没有太大威胁,只是屋顶瓦片碎了几块,结构并未受损。她在电视上看到有些地方发生泥石流时很多房子被塌方山体掩埋,很担心自己和爷爷的安全。夜里害怕,爷孙两人就把房间的灯一直开着,这样如果再塌方不至于摸黑耽误避险时间。这些天来,只要一下雨,小建宁就感到非常害怕,天一放晴,她就安心许多。

熊晓静:独自坚守

廖建宁和她的同班同学熊晓静相比,还算比较幸运的。在大别山山区,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自生活的。

熊晓静家离学校远,她走一个单程约需3个小时,其中两个小时花在陡峭的山路上。如果遇到雨雪天气,路就更难走了,有时还会遇到山坡塌方封路的意外情况。“父母都不在家,就给我在南溪镇上租了间民房。”熊晓静说。

记者在她的出租小屋内看到,煤气灶、书桌、电视、床等还算齐全。记者了解到,每天在保证完成作业的同时,晓静还得洗衣做饭、买菜择菜、刷锅洗碗、打扫卫生。

晓静租房独自生活,一周生活费50元。有时遇有额外消费,生活费不够了,她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不吃早餐,省下一两元;午饭只吃白米饭,不吃菜;晚饭去亲戚家蹭一顿。这样的“经济危机”可能会持续三四天,但她都毫无怨言地坚持下来,从不开口向爸爸妈妈多要生活费。

“都吃不上饭了,为什么还不找爸妈多要些生活费?”记者问她。

“每周生活费都是固定的,钱花完了,就像一本日历撕完,不能再撕了。爸妈打工挣钱太辛苦了,花完我也绝对不会再找他们要。”晓静认真地向记者解释说。

最近有一个同学过生日,晓静制作了一张手工卡片,打算送给同学做生日礼物。后来看到其他同学送的都是三四元的发卡等礼物,她便悄悄地把卡片藏了起来。“别人送的礼物都是很贵的,我不好意思拿出来我的,索性就不送了,免得被别人看不起。”熊晓静盯着地面对记者说。

有时,晓静会在放学回来的途中去菜市场,去一次要买回足够一个星期吃的菜。土豆一类便宜又不易变质的菜,是她的首选。为了省钱,熊晓静成了菜市场里讨价还价的高手:西红柿2块5一斤,她软磨硬泡2块3能买到;1块8一斤的黄瓜,她磨蹭半天让卖菜大妈以1块5卖给了她。“市场里的人都认识我了。”她说。

为了省时间,她早晨不做饭,花一两元买煎饼或者包子;中午,她做米饭、炒菜时,会多煮些饭,多炒点菜,然后分几顿热着吃。“那样省事呀。”晓静腼腆地笑了。

没有抱怨,懂得感恩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过早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尝到了离别的痛苦和生活的艰辛。但记者在与大别山区留守儿童们接触时一个突出的感受是,虽然生活不容易,但这些孩子普遍比较懂事,理解父母,内心充满感恩之情。

在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列宁小学的操场上,放学后,几个十来岁的留守儿童带着蹒跚学步的弟弟妹妹来玩耍。一个男孩在角落里为他两岁的妹妹把尿,一个女孩在给小弟弟擤鼻涕……

熊晓静的老师孙守银说,她的孩子比熊晓静大几岁,一个人待在家里还会害怕。像晓静这样的留守儿童,自理能力让她十分佩服。“而且,这个孩子还特别懂事,非常懂得感恩,懂得心疼父母,这一点让我特别感动。”在刚结束的毕业班活动中,在熊晓静的倡议下,全班同学逐个走上讲台,每人给了老师一个热情的拥抱,同时说一句“老师谢谢您”或 “老师您辛苦了”。孙守银说:“孩子们感动了我。我教他们已经有6年了,非常了解他们有多么懂事,情感和认知多么丰富。”

熊晓静告诉记者,去年暑假去了父母打工的城市,那段时光她感到很幸福:“睁开眼睛就能看到父母的微笑。早上醒来,不用早早起床,不用扫地、做饭、洗衣服,父母把饭都盛好了放在桌子上等我。我真想永远停留在那一刻。”

对于熊晓静这样的留守儿童来说,最让他们感到难过的是一些同学的嘲讽。

“你爸妈不要你了。”有时会有孩子用这样的话嘲笑晓静。起初,她自己心里也犯嘀咕:为什么自己的爸妈不像其他同学的爸妈一样在家,他们是不是真的不要我了?后来,通过与父母的沟通,晓静终于理解了。“爸妈不是不要我了,他们出去打工就是为了让我生活得更好一些,不然我的学费、生活费从哪里来?”晓静很认真地告诉记者,她坚信爸妈是很爱自己的,所以不会在意别人的嘲讽。

她告诉记者:“我的生活中没有不高兴的事情。不好的事情,我会自动过滤掉,很快就全部忘掉了。”在她的书桌上,记者看到了一个粉红色的手工编织袋,很小,很精致。原来,这是晓静专门为爸爸准备的生日礼物。“爸妈的微笑,是我最大的幸福。即使在电话里,听到他们的笑声,我也会感到很快乐。我好好学习、认真做事,目的就是让他们更幸福。”

 

 

我也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再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会员评论      (已有评论 7 条)

1 楼      会员:wdq288      发表时间:2011-09-06

穷人孩子早当家老百姓的名言没说的感动 给力

2 楼      会员:chenluyue      发表时间:2011-09-04

孩子真的太懂事了,我看了太感动了。他的这种精神太值得我感动了,我也应该学习他这种精神。

3 楼      会员:cherryliu1996      发表时间:2011-09-02

其实家庭教育是孩子们最需要的。

4 楼      会员:hrzqzy      发表时间:2011-08-26

孩子们真可怜,与父母总是离多聚少;但他们很懂事,懂得感恩。希望大家都帮一帮留守儿童,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在父母的关心呵护下茁壮成长!

你认为怎样管孩子会好点

查看结果

统一教育网简介 | 服务价格说明 | 产品价值 | 合作企业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企业荣誉 | 财富系统 | 网站地图

{*客服专线:400-186-1913 *}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源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32 | 网站视频由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提供托管及播放服务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11号 | 京ICP证110556|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37号| ICP证:辽B2-20130063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8 - 2025 统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