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幼儿  小学  初中  高中  电脑
热点链接: 答疑平台 统一爱学吧 网络家教 智能题库 知学爱问 智能建站 必备软件 作文平台 会员心声 名师团队 数字化幼儿园 优秀课程展示

统一教育网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足球学习情况拟纳入中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015-08-14字号: | |

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足球运动作为学校大课间和课外活动内容,足球学习情况还要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做出上述部署,还计划以普及校园足球,示范带动校园田径、篮球、排球等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发展。

教学:足球运动可作为大课间内容

“发展校园足球不是说让每个学校就组建一支球队去打比赛。”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当前发展校园足球的中心应放在教学上。

目前,全国已有8651所中小学拟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意见》要求,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万所。

这些足球特色学校可适当加大学时比重,每周至少安排1节足球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要把足球运动作为学校大课间和课外活动内容,同时,完善安全保险机制,解除家长、学生和学校的后顾之忧。

可由谁来教学生们踢球?《意见》要求,既要多渠道配备师资,包括为退役运动员转岗为足球教师或兼职足球教学创造条件,又要多方式培养培训师资,目标是完成5万名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兼职教师的一轮培训。

比赛:小学3年级以上组织班级、年级联赛

校园足球发展离不开比赛,《意见》规定,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班级、年级和校级足球队,还应鼓励组建女子足球队。

小学低年级学生,参加趣味性足球活动,而从小学3年级以上,到初、高中,要组织班级、年级联赛,高校则开展院系学生足球联赛和校际交流活动等。

《意见》要求,建成高校、高中、初中、小学四级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机制,实行赛事分级管理,建立县级、地市级、省级和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制度。

原则上,小学阶段联赛不超出地市,初中阶段联赛不超出省(区、市),而高校足球竞赛成绩,则要纳入高校体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今年起,各地教育部门就要按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方案,依托行业组织、专业机构或社团等,分级组织实施本地竞赛活动。

保障:选派学生球员到国外知名俱乐部

如何激励青少年学生,持续参与到校园足球运动?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共有5个渠道,包括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

另有渠道是研究完善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管理办法和招生政策,增加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数量,适度扩大招生规模。目标之一便是,重点建设200个左右高等学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

除升学“便利”外,《意见》还规定,组织全国性校园足球夏(冬)令营,聘请国内外高水平教练,集中培训各地选送的优秀学生足球运动员,并拓宽渠道,让校园足球学生运动员进入国家足球后备人才梯队、有关足球职业俱乐部和选派到国外著名足球职业俱乐部,研究制定学生足球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

延展:哪些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作为此轮考试招生总体改革的一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高考(精品课)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因此,哪些部分会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备受公众关注。

去年底,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5大部分,纳入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各省(区、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参照该意见制定实施办法。

此后教育部制定的一些专门文件中,也会包含有关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作为保障措施之一。

例如,近日教育部等3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要求把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还规定,学校要如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的测评结果,要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来源:新京报)

新闻中心

统一特色课 空中实验室!聚焦中高考实验题!

统一教育网简介 | 统一教育集团 | 服务价格说明 | 产品价值 | 合作企业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企业荣誉 | 财富系统 | 联盟合作 | 招商中心 | 客服反馈中心 | 网站地图

招商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源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专线:400-186-19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32 | 网站视频由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提供托管及播放服务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11号 | 京ICP证110556|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37号| ICP证:辽B2-20130063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8 - 2025 统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