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幼儿  小学  初中  高中  电脑
热点链接: 答疑平台 统一爱学吧 网络家教 智能题库 知学爱问 智能建站 必备软件 作文平台 会员心声 名师团队 数字化幼儿园 优秀课程展示

统一教育网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父母四种言行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2013-05-09字号: |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一生之中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在交给孩子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

知识以外,有没有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呢?不要忘记,孩子除了直接学习,还会悄悄

模仿。

  情绪的表达

  孩子会在无形中从父母身上学到如何面对和处理压力、焦虑和挫败。当你心理波动时,如果你用偏

激的言语和情绪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孩子的心理和性格也会往偏激的方向转化。当你心烦意乱时,如

果你发泄的方式是大喊大叫、吵架,即使这种情绪发泄的目标不是孩子,孩子也会感受到这种面对问题

时的处理方式。而日后当孩子遇到类似问题时,也可能会采取同样的方式。当你抱怨生活或某人时,如

果你表露了颓废的情绪,孩子也会感受到来自父母情绪波动,自然也就跟着躁动不安,容易紧张,孩子

未来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长信心会被直接影响。

  如何与人交往

  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也影响着孩子的人际交往。如果家里一团和气,大家

相亲相爱,相互尊重,孩子心里面就踏实,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同时也容易形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

能力——爱的能力。如果家庭不和睦,父母经常吵架,说脏话,甚至言语暴力,动手打人,或者表现是

冷暴力,彼此冷漠。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就会缺少安全感。这些都会传染给孩子,他们要么攻击性

强,以自我为中心,为人处世粗暴、不理智;要么在遇到不同的意见时,会消极反抗,采取不合作态度

,不与别人交谈沟通,用沉默作为反抗。所以父母相处的方式、父母之间的互动、父母之间的关系好坏

直接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孩子习惯了父母这样,这些都会在孩子的心目中形成家庭和夫妻关系的

基本概念,从而也影响他们未来家庭的观念。

  如果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对客人、对孩子的小伙伴热情相待,孩子也会接受

和善、和谐气氛的熏陶,成为善良,开朗,乐观的人。父母在社会上交往,对不同人的态度也容易在孩

子心中留下烙印:如果父母对上级阿谀奉承、对下级视为奴仆,孩子的心中就会自然地也将人分等级;

如果父母靠人际关系在社会立足,与周围的人沟通有一种很好的习惯,有较高的情商,从而减少很多不

必要的误会和误解,使我们少走不少弯路,孩子自然也会乐此不疲。做父母的不要忘记,不论是能言善

辩还是拙于表达,让孩子印象深刻的未必是父母说了什么,而是他们那双眼睛看到的父母如何为人处世

  生活习惯

  习惯是一种力,一种能量,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能使事情变得省力,变得容易,生活习惯亦是

如此。一旦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孩子是受益终生的。不良生活习惯是一种顽疾,一旦形成,改起来就很

难了。父母生活习惯的好坏对家庭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父母应该规范自己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衣着、用餐、言谈举止、卫生、守时等,潜移默化

地影响孩子,做孩子的好榜样,让孩子感受到怎样做才是规范的。注重平日养成。良好的习惯表现在诸

多日常生活的细节上,认真做事、节约环保、勤于动手、坚持阅读……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都需要在

平时逐渐养成。

  爱和关心

      如果父母没有给孩子真正的爱,如果夫妻之间没有爱,如果邻里之间没有爱,要培养孩子爱的品质是相当难的,甚至是难以实现的。如果父母从小不注意启发孩子关心别人,从来不引导孩子对父母、对同伴、对他人的关心,孩子的行为就变的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具备善解人意和关心他人的特质。

  如果父母在生活中,以身作则,处处注意以爱的心态对待家人及他人,对待生活,对待周围的一切,当好孩子的典范,孩子就会知道怎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久而久之,爱心会在孩子身上扎根。
 


                                                                                        (来源:新浪教育)

新闻中心

统一特色课 空中实验室!聚焦中高考实验题!

统一教育网简介 | 统一教育集团 | 服务价格说明 | 产品价值 | 合作企业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企业荣誉 | 财富系统 | 联盟合作 | 招商中心 | 客服反馈中心 | 网站地图

招商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源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专线:400-186-19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32 | 网站视频由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提供托管及播放服务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11号 | 京ICP证110556|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37号| ICP证:辽B2-20130063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8 - 2025 统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