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幼儿  小学  初中  高中  电脑
热点链接: 答疑平台 统一爱学吧 网络家教 智能题库 知学爱问 智能建站 必备软件 作文平台 会员心声 名师团队 数字化幼儿园 优秀课程展示

统一教育网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2013中考将至 初三生家长陪考远离五大误区

2013-04-08字号: | |

    误区一:总把关心放嘴边   

    家长们总是想让孩子无时无刻都感受到自己的关心,而这种关心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外,就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询问、叮嘱。家长们总想知道孩子在学校一天过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成绩怎么样……殊不知,孩子在学校里紧张学习了一天,已经非常疲劳和烦躁,再听到家长的唠叨,情绪肯定更不好。   

    解决方法:遇到大事要镇定,学会倾听,有时“不说”的效果要比“说”好很多。很多时候,孩子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教育者,而是一个倾听者,特别是在中考复习的冲刺阶段,当孩子把话说出来以后,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就能得到一定缓解。如果家长一定要“说”,那就说一些对孩子有帮助的话。比如,孩子现在面临哪些问题,能不能帮他找到解决方法。   

    误区二:一心盯着重点校   

    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孩子的考前焦虑情绪是受家长影响造成的。对于中考的重要性,其实很多初三学生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所以谈不上紧张。倒是家长们,考虑到孩子今后的前途、发展,一心想让孩子考入重点高中,而忽略了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水平。家长们过高的期望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焦虑心态也就不可避免了。   

    解决方法:要让孩子有个好心态,家长首先就得摆正自己的心态。中考确实很重要,但它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唯一一次机遇。家长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有合理的估价和正确的期望,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被重点高中录取,考不进南开、耀华,也不意味着就失去了美好的前途。当家长以一种宽容、宽松的心态看待中考、看待孩子 的成绩,孩子身上的负担肯定会轻松不少。   

    误区三:打击孩子自信心   

    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自尊心,动辄就对孩子批评训斥,“你真笨、真没用”“就你这样的成绩,还想考重点高中”这类批评最容易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中考前就开始自暴自弃。   

    解决方法:在中考冲刺阶段,自信心对于考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应该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和鼓励。即使孩子的成绩暂时落后,没能达到家长的期望,仍应给他们鼓励。多从孩子身上挖掘长处和优点,对于他们每一点的进步都及时鼓励和表扬。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慢慢建立起信心。   

    误区四:孩子“全托”没我事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于是在考前把孩子送进“全托”辅导班,让辅导班的老师代替学校和家庭担负起辅导孩子学习和生活的责任。家长以为 这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排,实际上,这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行为。虽然孩子成绩会大幅度提高,但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认为在自己人生最关键的时刻,没有感受到家庭的亲情和温暖,和父母疏离。而且,这种孩子升入高中后,因为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会对学习感到更吃力。   

    解决方法:如果说中考是一道关,那么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闯关”。中考复习冲刺阶段,孩子的身心都很疲劳、脆弱、敏感,因此更需要家长给予亲情的温暖。因此,家长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应该抽出更多时间和孩子一起度过这段关键时期,和孩子一起在“闯关”中成长。   

    误区五:草木皆兵瞎打听   

    有些家长总害怕孩子如果不“补课”就不能取得好成绩,于是到处打听哪里有小班。这样盲目找家教的结果,往往扰乱了孩子正常的复习计划。   

    解决方法:家长可以先向孩子了解一下,在复习中孩子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什么帮助。然后,可以到学校向老师咨询学校的复习计划和节奏,针对孩子存在的问 题,请老师“出招”,帮助找到解决方法。这种做法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漏洞,并及时有效地进行修正、弥补。

(新闻来源:新浪教育)

新闻中心

统一特色课 空中实验室!聚焦中高考实验题!

统一教育网简介 | 统一教育集团 | 服务价格说明 | 产品价值 | 合作企业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企业荣誉 | 财富系统 | 联盟合作 | 招商中心 | 客服反馈中心 | 网站地图

招商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源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专线:400-186-19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32 | 网站视频由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提供托管及播放服务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11号 | 京ICP证110556|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37号| ICP证:辽B2-20130063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8 - 2025 统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