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幼儿  小学  初中  高中  电脑
热点链接: 答疑平台 统一爱学吧 网络家教 智能题库 知学爱问 智能建站 必备软件 作文平台 会员心声 名师团队 数字化幼儿园 优秀课程展示

统一教育网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家长课堂:培养“社交小王子”的九秘密

2013-03-06字号: | |

    现代教育除了注重孩子的智商、情商培养外,孩子的社交能力更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触外面的环境、接触更多的人和事,那么爸爸妈妈应该怎样教育,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社交小王子”呢?爸爸妈妈要掌握以下九个要点哦!   

    1、妈妈是第一个“好朋友”   

    从出生开始,宝宝最常接触的人就肯定就是妈妈了。其实宝宝社交的第一步从出生就已经开始了哦,妈妈正是担当了宝宝第一个好朋友的角色。宝宝年纪小不能说话,但是他却能够通过依依呀呀的发音、笑容、哭闹来和身边的人互动。   

    爸爸妈妈给宝宝最温柔的抚摸、亲吻,宝宝都能够及时地给予回应:高兴地笑、手舞足蹈。宝宝时刻感受着妈妈的温柔和爱,有了这一份安全感,宝宝才能更好地去面对外部世界,建立更多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妈妈这个“好朋友”角色是非常重要呢,妈妈给予宝宝更多的关爱和安全感,是宝宝发展社交能力的重要力量来源哦!   

    2、尊重孩子间从小建立的友谊   

    亲密的友谊关系对于大人和小孩来说都是异常珍贵的。有人发现,当一个孩子有朋友时,玩的时间会比没有朋友的孩子多出6倍,他更容易与人分享,同别人交流的时间更长。但很多家长都不让孩子带那些成绩不好、太好动的小伙伴到家里玩,家长担心孩子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虽然说朋友圈子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但是家长对于孩子的交友也不应多设圈子,尊重孩子间从小建立的友谊,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习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才可能形成正确的交友观。家长不妨把孩子放到群体中去,鼓励多交朋友,让孩子常串门、自己去找小朋友玩,而不要封闭在家中。   

    家长可以多组织孩子参加偏“动”的游戏,如荡秋千或骑车等,这种活动不仅有利于小伙伴的相遇,而且孩子在期间的积极互动要比在那些安静的动手游戏,如搭积木中的互动高出2倍。帮助孩子建立友情,有利于培养宝宝的合作能力哦!   

    3、保护自己是基本的态度   

    小朋友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小冲突,这时候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去保护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面对、自己处理,这样才能够很好地锻炼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   

    值得提醒的是,家长要注意控制孩子的偏激行为,以免双方孩子发生危险。如果自己小孩是比较弱势的一方,家长要教导孩子学会反抗,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及时闪躲、表达愤怒,告诉对方“不许打我”,或者立刻报告老师,请求老师帮忙等等。在冲突中学会保护自己,也是一种社会适应的方式,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多一些这方面的教育哦!   

    4、游戏是一种有用的准备   

    角色扮演的游戏能够给孩子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与人交往的技巧。在这些游戏中,玩具可以给孩子另一个视角,让他站在别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进而体会他人的感受。   

    如果你家的宝宝比较害羞,家长也可以给予孩子一些日常交际生活中的角色,让孩子提前演练。例如,可以让孩子提前练习一下接待客人所需要的恰当的话语或行动。家长针对孩子弱点,提前和孩子一起构思脚本,让孩子提前进行练习。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孩子面对陌生场景的焦虑感和不自信。   

    5、分享要靠后天学习   

    宝宝1 岁半以后,“自我中心”思维会逐渐向“社会化”思维转化,分享是其他友谊技巧的基础,学会分享是孩子需掌握的一项重要技巧。建议妈妈在宝宝比较小的时候,可以通过与孩子共享某些物品来强化孩子的分享意识,比如和孩子分享一盘切好的水果、戴戴妈妈的太阳镜等。   

    等宝宝习惯与妈妈玩“分享”游戏之后,就可以邀请一些与宝宝相熟的小朋友,请大家各自带上玩具一起玩。妈妈提议他们互相交换玩具,让宝宝了解到“把自己的玩具借给其他小朋友,自己也就能玩到别人的玩具”。在集体游戏时,妈妈要保证孩子们的玩具在分享后能够重新回到各自手中。有了愉快而安全的分享经验之后,宝宝慢慢也就能够接受分享。   

    6、我接受你的愤怒,但我不能允许你打人   

    一些宝宝生气激动起来就会扔玩具、甚至打人、咬人。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动怒,这样只会“火上浇油”,家长应该接受情绪,引导行为。比如向宝宝明确表示:“我接受你的愤怒,但我不能允许你打人。   

    首先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别着急,妈妈会帮助你的,这样孩子就不会把气撒在小朋友的身上了。有时候孩子打人也是出于一种自卫,出自本能。   

    宝宝选择用打人的方式发泄不满的情绪,这时家长需要提供温柔,积极地安慰,以防止孩子情绪变得暴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另外,让孩子看到一种除了打人以外的处理好事情的方法。比如协商、交换等方式,让孩子学会用语言进行“谈判”。   

    7、学会欣赏自己   

    多孩子往往因自身的一些缺点对自己缺乏自信,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对自己评价过低。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往往表现得比较畏惧、焦虑,甚至有点不合群。   

    家长要在孩子小的时候教孩子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孩子在成功中逐渐感受自己的能力,提高自信。   

    也许孩子的优点不多,值得骄傲的地方不多,但家长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来赞赏孩子,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爱,使孩子有满满的安全感,孩子自然就会学会欣赏自己,自尊自信。   

    8、合群的本质是尊重别人   

    一个没有规矩的孩子,在社会交往中也不太容易受欢迎。建议家长让孩子越早、越多地和群体接触,尤其是与同龄孩子之间的相处,这对孩子的情绪理解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从小就应该给孩子明确界限,包括不能抢别的小朋友手里的玩具,学会尊重别人,礼貌待人。在与同龄人的相处中孩子会逐渐明白:每个人都有情绪,而且每个人的情绪表达方式不同;知道自己的情绪会影响他人的反应,也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自己和同伴的情绪,并在感知他人情绪中学会合理表达和调节情绪。孩子在与人的交往中学会理解、体谅他人,这对孩子以后的社交能力发展十分重要。   

    9、从兴趣入手,更容易找到玩伴   

    如果你发现你家小孩和幼儿园的孩子不太玩得来,不一定就是你家孩子不合群,或者出现社交问题,有可能他只是不喜欢他们的游戏方式。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一些孩子喜欢安静,一些孩子好动不已,家长尝试从孩子的性格、兴趣出发,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小伙伴。   

    孩子之间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收获友谊的同时,孩子和小伙伴一起学习的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因此,妈妈们不妨联合起来给孩子报兴趣班,比如两个孩子一起学画画、下棋或跳舞。因为有固定的“伴儿”, 这样,即便他在一个大些的群体里仍然不太适应,但至少有了这个固定玩伴,孩子跟别人玩的本领也会比原来多一些。

(新闻来源:新浪教育)

新闻中心

统一特色课 空中实验室!聚焦中高考实验题!

统一教育网简介 | 统一教育集团 | 服务价格说明 | 产品价值 | 合作企业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企业荣誉 | 财富系统 | 联盟合作 | 招商中心 | 客服反馈中心 | 网站地图

招商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源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专线:400-186-19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32 | 网站视频由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提供托管及播放服务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11号 | 京ICP证110556|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37号| ICP证:辽B2-20130063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8 - 2025 统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