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媒体人、时评人毛开云,针对现如今广大家庭出现的一种情况发表评论,“中国式接送孩子”确实属于“中国特色”,欧美很多国家,几乎没有接孩子这种情况。尽管不必“言必称欧美”,因为美欧校车接送的那一套在中国行不通,但是就连城市形态、交通状况和人口众多等方面与我国都类似的日本,也很少有家长接送小孩的,原因何在?值得反思。
“中国式接送孩子”受到家长“青睐”,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是孩子的安全问题,还有诸如城市交通复杂,不按规矩行驶的车辆很多,担心小孩学坏等。
现状:许多孩子由家长车接车送
昨日下午4点半,是大多数住宿学校学生返校的时间,四十七中西门最东侧的车道上,一直保持着停靠十几辆汽车的车队,有的靠边停下匆匆离去,有的 下车替孩子抱着被子、卫生纸等生活用品,一路把孩子送到校内……约20分钟时间里,走走停停,这个车队的数量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在这个时间段,只有七八名 孩子独自走进学校,基本上都是轻装上阵。
昨日下午5点多,七中门口停满了各种送学生上学的车辆。学校对面的商店老板李先生说,从下午2点多一直到现在,送学生到校的车辆络绎不绝。一位先生上车准备离开,记者迎了上去:“你好,请问你是送孩子上学的吗?”
“对,刚把妞的被子送进去,没挡住你车吧,我这就走!”这位先生姓齐,住在北环。
他告诉我,虽然离学校不算很远,但天冷了需要带被子,所以就送女儿到学校。孩子上高二了,平时都住校,每周回家一次,回家自己坐公交,返校他负责送。
正说着话,一名背着双肩小包的女生下了车,父亲抱着被子,她弟弟帮她拉着行李箱进入学校。
送孩子上学的许先生说,他的孩子上高三了,每周孩子回家都是他负责接送。“都这么大了,其实她自己也能回家,主要周末自己不忙,又担心孩子路上贪玩,亲自将孩子接送到学校心里踏实些。”
家长独白:已接送孩子14年多
老王今年49岁,17岁的儿子上高三,他接送孩子的时间已有14年之久。
幼儿园3年,小学6年,初中3年(偶尔接,孩子有时会骑自行车),高中住校一周接送一次。另外,这些年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几乎都是接送。
“为了孩子非常值得,接送孩子就是应该的,是做父母的义务,孩子学到很多知识,我们就很欣慰,汗水没有白流,看到孩子成长,付出就有回报。”老王说。
孩子今年都17岁了,为何还要接送?
老王说,离家太远,孩子在郑东新区上学,而他家在北郊,路上车多人多不安全,怕孩子出事。再者,别的家人都接孩子,如果他们不接,怕对孩子心理上造成影响,担心孩子感觉父母不疼他。
“现在孩子上高中了,怕孩子处于青春期早恋影响学习,怕和坏孩子玩到一起学坏,怕孩子参与一些刺激的活动不安全……反正在父母眼中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老王说。
张先生家在管城区,也到东区送孩子。张先生说,接送孩子的车辆在同一个时间点出行在市区,无疑给交通带来了压力。在校门口排队的车辆,往往会堵了这个路口。“不接我们真的不放心,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万一出个啥事,可是几代人的噩梦。”
孩子:其实早已能独自上下学
记者和小王聊了一会儿。17岁的小王瘦高个,一米八三的个头。
“有时他们非要接送我,我可不情愿。不是不听他们的话,我现在这么大了,有能力自己上下学,不想让他们太劳累、太操心。”小王说,初中自己就能上下学了,只是家长不让。
“我们学校50%都是接送吧,每到周五下午离校的时间,学校西门接送学生的车队能排两个路口,每次都堵车,其实大家都能自己上下学。”小王说。
专家:“中国式”应该全社会想办法解决
知名媒体人、时评人毛开云:既然“中国式接送孩子”是一个社会问题,就应该全社会想办法解决:修学校,增加和完善教育教学设施,解决孩子就近入 学,这是政府的事情。维护交通秩序、整治社会治安等,这是交通、公安等部门的事情。设立“学童拥护员”、成立家长教师联合会等,这是学校的事情。拿出时间 表,废除“中国式的生活习惯”,这是家长的事情。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各方面携起手来,“中国式接送孩子”才有可能慢慢减少,直到最终彻底杜绝。
(来源:《郑州晚报》)
中国统一教育网
统一教育网简介 | 统一教育集团 | 服务价格说明 | 产品价值 | 合作企业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企业荣誉 | 财富系统 | 联盟合作 | 招商中心 | 客服反馈中心 | 网站地图
招商QQ:
技术支持:
意见反馈:
资源合作:
{*客服专线:400-186-19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32 | 网站视频由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提供托管及播放服务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11号 | 京ICP证110556|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37号| ICP证:辽B2-20130063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8 - 2025 统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