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幼儿  小学  初中  高中  电脑
热点链接: 答疑平台 统一爱学吧 网络家教 智能题库 知学爱问 智能建站 必备软件 作文平台 会员心声 名师团队 数字化幼儿园 优秀课程展示

统一教育网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一步之遥的诺奖?

2011-09-26字号: | |

    “屠呦呦”这个名字近日大热,因为发现了治疗疟疾药物的青蒿素,今年她被授予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于是,“理所当然”地,这位多年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在“距离诺奖仅一步之遥”的舆论浪潮中,走进了公众的视线。

    “我们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这个延续多年的问题,在每年诺奖颁奖典礼前后,我们都要自问,每次得奖的科学家来华访问我们都要追问。所以,最近的 “屠呦呦热潮”,不过是国人“诺奖情结”的再次注解,实际并不算新鲜。而在笔者看来,屠呦呦对于当下我国科研领域的意义,绝不仅在于一奖得失。

    1972年,屠呦呦带领的课题组历经5年190次失败,终于提取出抗疟效果100%的青蒿素;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几十年埋首默默无闻,屠呦呦的创新成果已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注定要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留下光彩的一笔。即便没有获得诺奖,又有谁会轻慢她的工作成绩呢?

    屠呦呦的科研故事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搞科学研究,须“谢绝”功利行为和浮躁倾向。再举个例子:2002年,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课题组因在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领域的成功,被国际同行评价为“里程碑式的工作”,摘得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20年的漫漫岁月,从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到青春勃发的研究生,先后有54位科研人员投身其间,日复一日的枯燥实验,推翻重来……项目领头人蒋锡夔是这么说的:“基础研究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耐得住寂寞。只要把追求真理作为科研的动力,就会甘之如饴。”

    话说回来,当全社会年年“剑指”诺贝尔奖,当论文和科研成果成为每年考核的目标,这样的“耐得住寂寞”,也绝非易事。或许,屠呦呦距离诺奖真的只有“一步之遥”,但笔者要说的还是那句老话:科学家需要的是全神贯注从事科研的好环境,鼓励和允许基础研究人员“十年磨一剑”,尚有漫漫长路要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新闻中心

统一特色课 空中实验室!聚焦中高考实验题!

统一教育网简介 | 统一教育集团 | 服务价格说明 | 产品价值 | 合作企业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企业荣誉 | 财富系统 | 联盟合作 | 招商中心 | 客服反馈中心 | 网站地图

招商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源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专线:400-186-19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32 | 网站视频由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提供托管及播放服务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11号 | 京ICP证110556|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37号| ICP证:辽B2-20130063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8 - 2025 统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