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幼儿  小学  初中  高中  电脑
热点链接: 答疑平台 统一爱学吧 网络家教 智能题库 知学爱问 智能建站 必备软件 作文平台 会员心声 名师团队 数字化幼儿园 优秀课程展示

统一教育网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莫让“技巧”败坏了教育的本质

2011-05-19字号: | |

    又到招生时节,报上又见“公益”信息:为提高小升初面试成功率,某教育培训机构日前举办公益讲座,专授面试九大技巧。

    看了家长当场认真记下的应对面试技巧,真让人哭笑不得:技巧一,提前3个月参加训练,根据历年面试中的偏题难题,找老师辅导,在家里模拟演练;技巧二,自我介绍多准备几个版本,时间最好有长有短,形式最好有说有演;技巧三,面试神态一定要谦恭,以下表情都可能加分:给老师一个微笑,对老师说“您好”,答题时要看着老师的眼睛娓娓道来……这哪是小学生面试,简直就是戏剧学院的入学考试!

    小学生升初中理应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顺理成章的事,如今却面试成风,而且还衍生出许多培训、辅导项目,总结出不少应对技巧,这已远远背离义务教育的原则,变异成孩子的恐惧、家长的纠结、学校的烦恼、商家的算盘。

    且不去讨论小升初该不该面试,就看看上面这些所谓的技巧,无非是教孩子应对脑筋急转弯,让他们学会顺从、学会表演甚至弄虚作假。我们的培训机构想过没有,十一二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长心智的时候,给他们灌输所谓的取胜技巧,将会给幼稚的心灵染上什么样的色彩?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想过没有,你们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不知或许孩子学会了面试技巧,却很可能输掉了自然的童真、可贵的童趣和健康的人格。同样,我们主持面试的学校想过没有,在面试这个环节的考量上,需要提前准备、悉心设计的恰恰不应是孩子,而应是学校和老师;测试的内容也不该是那些奥数题、才艺表演和脑筋急转弯,而应是如何真实地了解每个孩子的身体素质、心智状态和性格特点。因为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不是只关注挑选那些智力和才艺出色的学生。

    更让人担忧的是,时下对“技巧”的追逐和迷恋,已经成了一些老师和许多家长的一种嗜好。“技巧”之风盛行让教育本身已经变味。

    例如,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应“我手写我心”。然而,有些把关教师却总结推广什么“模块组装作文”技巧,让学生死记几种开头、结尾,硬背几个典型素材,见招拆招,应对考试。这样的新八股文法,造就的无非是千篇一律的谎言。

    再如,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一些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然而,有的教师在讲课时却卖弄“恋爱技巧”,声称“傻爱不如巧爱”。然而,这些小技巧一旦离开了真情和坦诚,就会变得虚假和苍白。

    还有一些所谓的名师热衷于宣传“押题技巧”、推销“应试必杀技”,更有教育界的“张悟本”公然宣称:要批量培养神童,“20年后,将贡献1000名杰出人才”,结果让数百家长趋之若鹜。如此等等,早已将教育的本意和原则抛之九霄云外。

    专家评论:“如果教育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和堆砌,各种技能的获取,都只会将我们导向更深的混乱和毁灭。”切莫让那些急功近利的“技巧”蛊惑了孩子的心灵,败坏了教育的本原。(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新闻中心

统一特色课 空中实验室!聚焦中高考实验题!

统一教育网简介 | 统一教育集团 | 服务价格说明 | 产品价值 | 合作企业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企业荣誉 | 财富系统 | 联盟合作 | 招商中心 | 客服反馈中心 | 网站地图

招商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源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专线:400-186-19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32 | 网站视频由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提供托管及播放服务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11号 | 京ICP证110556|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37号| ICP证:辽B2-20130063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8 - 2025 统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