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食品安全问题又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学校必须堵住任何可能的漏洞,把住校园饮食安全这道关,因为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涉及到千家万户。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很复杂,而确保校园饮食的安全,主要是要把住食材来源渠道这道关。除了坚持原则,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外,还要更新经营模式,发挥行业监督作用,集中采购,从各个环节上把住关。
面对不规范、不健全的市场,一所学校很难应对。那该怎么办?办法是实行行业指导、行业监管。北京的集中采购,上海的全市教育后勤统一成立企业,统筹数百、上千家食堂、超市形成大规模买方市场,由行业协会的专家把关,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食材来源的安全度大为提升。商品出过问题的企业一次被淘汰,永不准入;经过竞争遴选出经营有方,自有种植、养殖基地,讲信誉的知名大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北京市安排卫生、质检等监督部门参与,分担了食品安全与违规交易的风险。稳定的供求关系减少流通环节,规避了供应链“最后一公里”的价格飙升,屏蔽掉小商贩分装时掺杂使假这一环节,使得消费者,主要是学生们得到实惠。
目前,各地教育后勤协作组织正在探索的“农校对接”模式,加强了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后勤保障。“农校对接”模式给双方带来的收益不言而喻,但是学校不可能直接面对菜农、米厂或屠户。由后勤协作组织与自有生产基地,有验收、监测能力的供应商形成对接,这样就能从生产源头保证安全,优化流通环节,提高物流效益。
应该指出的是,校园食品供应主渠道得到保障后,我们还要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堵塞校园内外若干食品安全漏洞。比如,这么重要的责任,必须归总在学校餐饮中心一家。现在仍有一些学校领导对此不够重视,不太懂,疏于管理。社区、院系都引进餐饮店,保卫、产业部门也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放小商贩进来。
行家一看就知道,小摊上的麻辣烫卫生没保障,烤串上什么肉都有,红薯烤炉是用装化学用品的废铁桶改的。卖煎饼果子的小贩用同一只手磕鸡蛋、抓葱花,烙煎饼的温度也起不到杀菌作用。没清洗过的蛋壳是细菌、病毒的大本营,可能传播多种恶性疾病。即便是新鲜食材,在阳光下暴晒几个小时也会变质。这些街头摊点应该远离校园。
一些老专家还告诫学生们要养成文明的饮食习惯,千万不要图方便、图便宜光顾路边小摊。如果是得了肠炎痢疾,拉两天肚子得不偿失;若是吃进寄生虫、有害残留物或添加剂,对身体造成长期损害就更不得了。
总之,校园食品安全无小事,学校、社会要同心协力,把住校园食品供应、校内外食品卫生管理等每个环节,堵住各种漏洞。(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统一教育网简介 | 统一教育集团 | 服务价格说明 | 产品价值 | 合作企业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企业荣誉 | 财富系统 | 联盟合作 | 招商中心 | 客服反馈中心 | 网站地图
招商QQ:
技术支持:
意见反馈:
资源合作:
{*客服专线:400-186-19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32 | 网站视频由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提供托管及播放服务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11号 | 京ICP证110556|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37号| ICP证:辽B2-20130063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8 - 2025 统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