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幼儿  小学  初中  高中  电脑
热点链接: 答疑平台 统一爱学吧 网络家教 智能题库 知学爱问 智能建站 必备软件 作文平台 会员心声 名师团队 数字化幼儿园 优秀课程展示

统一教育网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

2011-03-15字号: | |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以及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在这次全国两会上“亮相”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正式将“社会心态”写入其中,引发了代表的关注和热议。

    所谓社会心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把培育社会心态写入国家的五年规划,这在我国尚属首次。这说明党和政府对社会心态问题的高度重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复杂性的清醒认识,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直面现实问题的政治勇气。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中国经济成分的单一性以及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的相对简单和稳定,社会成员的心理状态也相对单一、平和、稳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结构复杂化、社会利益多元化、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势必造成社会成员心态的多元化,产生某些不良心态就难以避免。

    社会心态多元化,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不良的社会心态,却会反过来阻碍社会发展,并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如果任由不良乃至畸形社会心态发展下去并最终酿成为社会痼疾,则必然在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最终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把培育社会心态写入政府的“十二五”规划,说到底是现实的需要。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已成为全社会必须加以高度重视的问题。因为,全社会能否拥有良好的社会心态,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平稳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是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

    编者评论:要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加快解决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成员的心理疏导,把个人价值取向和国家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只有把社会生活和百姓利益诉求真正地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等手段,然后辅以教育、宣传、疏导等办法,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新闻中心

统一特色课 空中实验室!聚焦中高考实验题!

统一教育网简介 | 统一教育集团 | 服务价格说明 | 产品价值 | 合作企业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企业荣誉 | 财富系统 | 联盟合作 | 招商中心 | 客服反馈中心 | 网站地图

招商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源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专线:400-186-19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32 | 网站视频由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提供托管及播放服务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11号 | 京ICP证110556|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37号| ICP证:辽B2-20130063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8 - 2025 统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