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五中一位教师捡到个钱包,内装十多张百元大钞,本以为钱包系某位教师或家长所遗失。令他意外的是,认领者竟是一名初一学生。
“学生消费越来越高,一些中学生每月的开销超过成人。”一些中学教师不无担忧地说,越来越多中小学生成为消费“生力军”,在零食、手机、服装等许多消费品方面花销过度。
太原市一所中学高二学生小林说,每月父母给她的零花钱至少为200元,有时多至500元,这还不算父母给她交的手机费、补课费,以及每逢节日给她的过节费。
很多小学生的消费也不逊色。儿子就读于太原市国师街小学五年级的张女士告诉记者,除不定期地去肯德基、必胜客等快餐店外,儿子每天至少需5元零用钱,夏天则增加5元饮料钱。“我说让他带水壶喝,可他说同学们都买饮料,他也要冷饮和饮料。”张女士无奈地说,几天前,她又应儿子要求给他配了手机。
太原市亲贤北街一家文具店老板告诉记者,中小学生是店里的主要顾客来源,每天都会有很多学生来买文具。一些学生花钱不眨眼,一次买好几支十多元的笔。有的孩子一次性能消费上百元,乃至数百元。
中小学生不断增加的消费,逐渐加重一些家庭的负担。在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工作的王艳青说,尽管女儿并不迷信名牌,前几天刚购置的羊毛衫、裤子和鞋仍花了500多元,估计过年的里外一套衣服、鞋至少还需1000元左右。据她粗略估算,包括补课、小饭桌等各类花费在内,她一年花在孩子身上的钱约为1.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学校都有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有的学生基本生活尚堪忧,更谈不上大方消费,与许多花销无度的学生形成鲜明对比。太原五中政教处主任席华君告诉记者,太原五中一个学生因父母双亡,无生活来源,学校联系的一位律师每月资助数百元供其生活。(来源:新华网)
编者评论:要正确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孩子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物质不是主要的,而精神上的爱,只有父母才能给予。让孩子学会分清“需要”、“想要”和“愿望”的区别。不要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就宠他、纵他。其实,一些好的教育对他的一生会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统一教育网简介 | 统一教育集团 | 服务价格说明 | 产品价值 | 合作企业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企业荣誉 | 财富系统 | 联盟合作 | 招商中心 | 客服反馈中心 | 网站地图
招商QQ:
技术支持:
意见反馈:
资源合作:
{*客服专线:400-186-19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32 | 网站视频由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提供托管及播放服务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11号 | 京ICP证110556|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37号| ICP证:辽B2-20130063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8 - 2025 统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