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听一位教师讲到一件事:前不久他们学校的局域网因技术故障瘫痪了几天,学校网络管理员就受到了老师们的同声讨伐,原因是网络不通,老师们就无法正常备课。原来该校80%以上的教师早已经习惯了“备课靠百度”的日子,上不了网让他们手足无措。
这种情况让笔者很吃惊,于是询问了自己身边的教师朋友,发现大多数教师写教案就等于“复制+粘贴+打印”,制作课件就等于下载课件或组合课件,学校的集体备课就等于分工搜索下载,并美其名曰“资源共享”。笔者隐隐感觉到,我们的学校教育正在被“备课靠百度”拖入一个可怕的深渊。
“百度”无疑是学校师生们工作与学习的最佳助手,但当教育只剩下“百度”时,教师们就彻底沦落成了“知识小贩”。时下,一些老师已经没有钻研教材的习惯,因为网上的教案、课件、教学实录很多,“百度”一下就行了。不光是教师授课靠“百度”,学校教育的其他方面也靠“百度”。许多学校的教育理念是“百度”来的,校训、全套管理制度、教师的教研论文也是“百度”来的。不管本校的实际情况,不管学生的实际需求,反正奉行的就是“拿来主义”。
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过于膜拜“百度”的神奇,那么“百度”搜索引擎很可能会慢慢抽空教育的本质。如果我们的教育者习惯于“一切有百度”,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就会慢慢萎缩,教育过程就成了简单的知识运输过程,教育会彻底沦为一种没有灵魂的事业。可以说,教育靠“百度”造成的可怕后果,是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侏儒化”!
值得警惕的是,这种“侏儒化”现象已经开始显现甚至蔓延,许多孩子在习惯于依赖“百度”的同时已经变成了“唯百度学习者”。“百度”的巨大能量让孩子们发现,费时费力钻研知识完全没有必要,那些从前为我们所诟病的诸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囫囵吞枣”的学习方式已经覆盖了许多孩子学习生涯的全部。
身处“要寻找一滴水就给你整个海洋”的“百度时代”,教育该怎样坚守它的神圣、智慧和美丽?
编者评语:生活中,很多人都习惯使用“百度一下”,也有不少学生在做作业求助“百度”,一是图省事,二是有些作业过难,难以独立完成。编者认为,依靠网络搜索答案是投机行为。读书靠的是真才实学,投机是行不通的。做作业是学生巩固、检验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上网查答案这种做法,达不到做作业的目的。而且由于孩子自己没有动过脑筋,没有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长此以往,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和成才。搜索引擎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但如果学生完全从网上抄答案,就会懒得观察、思考。中国统一教育网认为,学习应注重思考,需要一定量的独立训练,只是简单通过上网提问要答案,不加思索、不求甚解,对学习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统一教育网简介 | 统一教育集团 | 服务价格说明 | 产品价值 | 合作企业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企业荣誉 | 财富系统 | 联盟合作 | 招商中心 | 客服反馈中心 | 网站地图
招商QQ:
技术支持:
意见反馈:
资源合作:
{*客服专线:400-186-19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32 | 网站视频由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提供托管及播放服务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11号 | 京ICP证110556|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37号| ICP证:辽B2-20130063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8 - 2025 统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