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幼儿  小学  初中  高中  电脑
热点链接: 答疑平台 统一爱学吧 网络家教 智能题库 知学爱问 智能建站 必备软件 作文平台 会员心声 名师团队 数字化幼儿园 优秀课程展示

统一教育网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学生犯错就写“保证书”?教育,岂能让学生“保证”

2010-09-08字号: | |

    有些教师在学生犯错或反复犯错时,就会让他们写“保证书”,笔者以为此做法甚为不妥。

    写“保证书”其实是一种社会性的行政干预与处罚手段,极不适合运用在受教育的未成年人身上。尤其是小学生和初中生,其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是无法“保证”的。再说,有些学生的辨知能力和自控力比较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等等,其本身在学校学习、生活的过程就是不断矫正“错误”,逐渐成长的过程。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起沟通者、引导者、呵护者的作用,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真诚的交流中明辨是非,体验积极向上的情感,促使他们主动去纠正前进的方向。假使教师用一张“保证书”来简化甚至取代自己的教育作用,往往会产生如下几种结果:

    其一,学生体会不到教师的关爱,只会感受到教师所谓的“权威”对他们的压制。其结果或许让学生表面上“服从”,而实际上却使他们更为抵触与叛逆。

    其二,学生体会不到平等,只会感受到自尊上的伤害。师生之间一旦没有了平等,也就不会有真正的沟通,“保证书”常常堵塞了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展露,把学生的心里话和许多问题的根源给隐藏了起来。这不是化解学生的问题,反而是强化了问题的存在。

    其三,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因为既然是要“保证”,那就不得有下次,哪怕学生是无意的。可学生毕竟是小孩子,“犯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天性”与权利,是很正常和普遍的事。现在,经教师这样一强制,反而让学生在心理上没有了回旋的余地,无论是否有意违背“保证书”,都使学生觉得自己就这样了,改不了了,觉得自己的“错误行为”已无可救药了。如此,就给了学生一个为“错了又错”找借口的机会。一旦有了这种意识,一而再再而三,最终难免造成了有些教师所谓的“屡教不改”了。

    教育应该是用心灵塑造心灵,用爱心播种爱心,用真诚唤醒真诚,用行动引导行动——它不应该也没权利让学生作出预先的“保证”,能够保证的是,只有教师心目中真正有学生,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和接纳“教育”。

    编者评语:许多教师都对学生“动不动就犯错误”“一做作业就粗心”“大错没有,小错常犯”等伤透脑筋。实际上,学生粗心或犯错误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学生健康心理形成过程中的适时表现,是学生知识结构不断调整和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正常反映,关键是教师如何认识、如何对待、如何作为,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文化知识不断丰富,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学习心理日渐成熟,从而实现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当学生犯错时,作为教师应该要学会疏导,帮助学生认错,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新闻中心

统一特色课 空中实验室!聚焦中高考实验题!

统一教育网简介 | 统一教育集团 | 服务价格说明 | 产品价值 | 合作企业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企业荣誉 | 财富系统 | 联盟合作 | 招商中心 | 客服反馈中心 | 网站地图

招商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源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专线:400-186-19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32 | 网站视频由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提供托管及播放服务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11号 | 京ICP证110556|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37号| ICP证:辽B2-20130063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8 - 2025 统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