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眼中,高考录取通知书何等神圣。得知自己被某大学录取之后,朝思暮想,日盼夜盼,就希望听到邮递员来敲门,送来通知书,好让悬着的心落地。捧着盖有学校大红印章的通知书,全家人甭提有多开心了。斗转星移,如今大学不稀罕了,录取通知书也就江河日下了——顺德考生小梁居然收到34所高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成为笑谈。
笔者建议小梁将它们好好收藏,像集邮一样,继续收集,说不定能成为高校录取通知书收藏第一人呢。再不就申报吉尼斯纪录,看看谁是这世界上“被录取”最多的人。高校录取通知书满天飞,不管考生有没有填报该学校,容易让人联想起商家街边派传单的活动,不管认不认识,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只要路过,就给你塞一张。
逛一下午街,哪怕递过来的每张传单你都接,也不过十份八份,而一位考生端坐家中,居然收到34份高校录取通知书,还不计无数打上门来的电话和短信,看来录取通知书真比商业传单还要贱。接到传单,你不喜欢随手往垃圾桶一扔就是了,而面对写着自己家庭地址、名字的录取通知书,你不由烦闷、愤怒:究竟是谁出卖了我,让我“裸奔”?当“垃圾”纷至沓来、扔都扔不完时,你更是惊慌、恐惧:万一个人信息被犯罪分子利用,如电话诈骗、入户行窃、绑架勒索……可咋办?
考生从高考报名到录取,经过N个环节,经手的人太多,大大增加了考生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个人信息可以卖几个小钱换酒喝,又不必担什么风险,何乐而不为?看看网上个人信息买卖之红火,就知道咱们的个人信息管理漏洞有多大;从利用个人信息的犯罪案件逐年增加,就知道个人信息泄露之风险有多高。
说起来,小梁的个人信息泄露,要追查并不难,可惜的是,此前的种种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案中,很少看到个人因倒卖他人信息,或者机构因保护不力被追究的情形。在信息时代,谁来给公民的个人信息“加密”,是一个迫切而又现实的议题。
编者评语:如今,信息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相信很多人都收到过很多莫名奇妙的短信,是谁泄露了我们的信息呢?从未填报过一些学校的志愿,它们又是如何知道学生的姓名、家庭地址的?面对如此多的录取通知书,大家更多感到的应该是疑惑。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谁来保证我们的信息安全呢,希望相关部门承担起应付的责任。
统一教育网简介 | 统一教育集团 | 服务价格说明 | 产品价值 | 合作企业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企业荣誉 | 财富系统 | 联盟合作 | 招商中心 | 客服反馈中心 | 网站地图
招商QQ:
技术支持:
意见反馈:
资源合作:
{*客服专线:400-186-19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32 | 网站视频由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提供托管及播放服务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11号 | 京ICP证110556|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37号| ICP证:辽B2-20130063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8 - 2025 统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