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幼儿  小学  初中  高中  电脑
热点链接: 答疑平台 统一爱学吧 网络家教 智能题库 知学爱问 智能建站 必备软件 作文平台 会员心声 名师团队 数字化幼儿园 优秀课程展示

统一教育网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恶搞古文,可敬与可笑的一步之差

2010-08-04字号: | |

    时下网络语言盛行,其特征是自主化、个性化、符号化、时尚化等,让人想不到的是原本很不招人待见的文言文,竟一下子变得“时尚”起来,恶搞古文、古诗翻译在网络上广受网友追捧,有人还编成了一本书,号称“史上最邪恶搞笑古文翻译”,一些经典古文名篇成了被调侃、调戏的对象。

    拿破仑说:“可敬与可笑之间仅距一步。”那些原本被历代中国人奉为至情至性至理、至真至善至美的文章,其“可敬”,却变成了“可敬而远之”。而正因其“ 可敬”,调侃它、解构它、颠覆它,让它变成“可笑”的对象,借此彰显自己的非主流、后现代,无疑让一些人获得了一种文化强暴的满足感,满足之余,还要编出书展示一下,美其名曰借此“可去发现文言文的可爱”,是种“情感上的沟通”。

    所谓“史上最邪恶搞笑”不过是书商招揽顾客的幌子,网络信息传播的杂乱性决定了它本是泥沙俱下的传播媒体,一般人对此都有一定的警惕性,而一旦借助资本的力量让网络信息回流到传统传播渠道,“恶搞”的法力无疑是大大增强了。当然,无厘头的绝不是出版商。

    表现诸葛亮至忠之情的《出师表》,开篇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而在“黑道自白版”白话文译文中,被演绎成“你爹出来混,半道上给挂了;现在地盘又分三块,益州好像咱也罩不住了,这世道眼瞅着要杯具了。”刘备、诸葛亮都成了蛊惑仔,文中还充斥着诸葛亮对后主的呵斥教训,这样的译文能让人发现“文言文竟有如此惊艳的文字之美、节奏之美”吗?

    恶搞古文,借经典文章之旧瓶装上通俗趣味之新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唐突西施,在低俗文化泛滥的背景下,倒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刻画无盐。这样的“搞笑”文字,不能奢望靠它让文言文“笑着走下去”,只会让人担忧文化领域“劣币驱逐良币”,消解了传统文化的尊严与价值。

    有句顺口溜说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作品在教材中已删减了不少,而作为“三怕”之最,文言文未见减少,于是就成了被戏谑的对象。大概这就是文言文被恶搞的一个“群众基础”吧。如果仅仅作为一种心理宣泄看待,或许还是存在一定合理性的。但若放任它成为一种时尚的“潮流”,不断切割人们对经典的共识,甚至还称其为“新文化”,那势必让文化离“可敬”越来越远,而在笑声中“可笑”地不断向下坠落。

    编者评语:从高考满分文言作文到古装影视剧的热映,从趣说历史的书籍火爆再到网络诗词游戏的盛行,无不激发了大家弘扬传统、诵读经典的热情。我们承认传统文化只有融入时代元素才能获得广泛的认同并且传承久远,但前提必须是忠于历史、忠于原著,符合人物的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经典不容世俗化,更不容恶搞和亵渎。历经风雨流传下来的千古名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全民族乃至全世界共有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珍视和尊重。

新闻中心

统一特色课 空中实验室!聚焦中高考实验题!

统一教育网简介 | 统一教育集团 | 服务价格说明 | 产品价值 | 合作企业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企业荣誉 | 财富系统 | 联盟合作 | 招商中心 | 客服反馈中心 | 网站地图

招商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源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专线:400-186-19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32 | 网站视频由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提供托管及播放服务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11号 | 京ICP证110556|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37号| ICP证:辽B2-20130063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8 - 2025 统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