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幼儿  小学  初中  高中  电脑
热点链接: 答疑平台 统一爱学吧 网络家教 智能题库 知学爱问 智能建站 必备软件 作文平台 会员心声 名师团队 数字化幼儿园 优秀课程展示

统一教育网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当教育公平遭遇“隔离墙”

2010-07-04字号: | |

    高考刚过,有关教育的话题再一次热络起来。近日,上海宝山区一公立中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生源学生,虽同在一个校园,却因为爹妈身份不同而被隔离在两个不同世界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当社会公众之于教育公平脆弱而敏感神经再一次被触动时,人们发现,实现教育公平绝不仅仅是把农村、城市学生拢在一个校园就可以了事,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体制的藩篱才是最大的障碍。

    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目前我国的城乡差异还一直存在。这种差异同样体现在教育上,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当城里的孩子无忧无虑地坐在现代化的教室里时,不少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却只能上一些条件简陋但收费低廉的打工子弟学校,有的甚至无学可上。要想和城里的孩子一起上公立学校,要么被拒之门外,要么名目各异的高额“赞助费”、“借读费”等,早就吓退了“除了缺钱,啥都不缺”的父辈们。

    可喜的是,为了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让他们和城里孩子一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上海宝山区的这所公立中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至少从表面上看,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学生能在同一个屋檐下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人们所诟病的这所公立学校并非一无是处,起码它在实现教育公平的道路上迈出了不小的一步。

    然而,在肯定积极一面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直面其有意无意的歧视和人为制造藩篱的行为:好端端的一个学校被分成 “东部”、“西部”,不同生源的学生不仅作息时间、校服、奖励待遇等不同,甚至互相交往也要受处分……活生生就是现代版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而且,由此造成心理上的藩篱更是令人忧虑,对被划归“西部”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造成的伤害自不待言,而对“东部”的孩子来说,会否因为“高高在上”的地位,导致其形成莫名其妙的畸形心理优势呢?恐怕也是一个未知数。

    当然,客观地说,对于这样的局面,除学校本身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外,根源还在于现行的考试制度和户籍制度。“户籍+学籍”的现行考试制度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无论借读什么样的学校,其在学籍上仍属于城市学校的“黑户”,到头来还得回户口所在地高考和中考。在升学率仍然是教育指挥棒的大背景下,面对这些在城里升学无望的学生,学校出此下策,除了本身的指导思想存在较大偏差外,也反映了其面对自身无力改变的制度困境时表现出的无奈和悲哀。

    编者评论:2000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收徒3000余人,贤者72人,其中不乏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流,更没有所谓的城乡差别,堪称开创教育公平的先河。而今,面对无数为城市繁荣发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就学问题,如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却没法像孔老夫子时代那么简单。中国统一教育网认为:我们是时候拿出勇气,审视造成这一窘境的户籍制度及依附其上的包括教育权利等在内的各种福利制度了,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就学问题,真正的实现教育公平。

 

新闻中心

统一特色课 空中实验室!聚焦中高考实验题!

统一教育网简介 | 统一教育集团 | 服务价格说明 | 产品价值 | 合作企业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企业荣誉 | 财富系统 | 联盟合作 | 招商中心 | 客服反馈中心 | 网站地图

招商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源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专线:400-186-19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32 | 网站视频由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提供托管及播放服务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11号 | 京ICP证110556|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37号| ICP证:辽B2-20130063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Copyright © 2008 - 2025 统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