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夕阳红教育 >> 艺学人生 >> 曲苑杂坛 >> 列表
周信芳先生为浙江慈溪人,1895年生于江苏清江浦(今淮阴市),自幼家境贫寒。6岁学戏,7岁登台,演出《三娘教子》、《桑园寄子》、《朱砂痣》、《铁莲花》、《通州奇案》等,驰骋于沪、杭、江汉一带,13岁北行京、津,18岁返沪。上海是麒派艺术的发源地。周信芳先生长期在上海生活与演出,上海已是他的第二故乡。上海的人民和土壤给周先生以文化养育,周先生又以精湛的艺术给上海城市、人民以文化滋润,并进而辐射全国、震撼艺坛。上海人民与周先生有特殊的文化情结,上海这座城市永远怀念曾给予上海人民以深深的人文关怀的这位艺术大师。周信芳先生创立了麒派。“麒派”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京剧流派和表演艺术体系,一部博大精深的艺术大书,一曲百年不息的人生长歌,一门方兴未艾的经典麒学。在麒派艺术的旗帜下,流派长驱,师生传承,人生壮美,艺术常青。这里,结集着艺术团队,绵延着文化盛事,磨砺着人文精神,凸显着民族之魂,荡漾着艺术真情,培育着审美情趣,传颂着人格魅力,展示着麒派风采。真是“说不尽的麒派,读不完的大书”。研究麒派发展历史,缅怀麒派创立大师,回味麒派艺术思想,梳理麒派美学追求,思绪起伏,感慨万千,诗意绵绵,欣然命笔:《三娘教子》七龄从,梨园崛起麒麟童。一生追寻真善美,凝聚经典映长虹。徽汉合流皮黄腔,花雅角逐诸调融。同光京昆十三绝,南麒北马生行崇。移风剧社惊雷鸣,鏖战孤岛浑身功。《徽钦二帝》垂哀泪,《明末遗恨》动心容。《乌龙院》里见胆识,沉静洗练《打严嵩》。唱做念打传新风,一代宗范越秋冬。
1打渔杀家-昨夜晚吃酒醉和衣而卧 2描容上路-叫一声五娘且慢行 3四进士-公堂之上上了刑 4四进士-上写田伦顿首拜 5乌龙院-骂一声阎惜姣该死的贱人 6萧何月下追韩信-将军千不念万不念 7萧何月下追韩信-我主爷起义在芒砀 8徐策跑城-忽听家院报一信 9徐策跑城-湛湛青天不可欺马连良(1901一1966)字温如,回族,北京人。九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受业于叶春善、萧长华、蔡荣贵、茹莱卿等,先学武生,后学老生。二十三岁自行组班,聘请钱金福、王长林协助,从此跃上头牌老生的位置。他师法谭鑫培、孙菊仙、刘景然的演技,而得益于贾洪林的更多,并吸收余(叔岩)派艺术之长,结合自身条件,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 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马派”表演风格,自20年代至6O年代盛行不衰。马连良对待艺术认真严肃,刻意求精,不仅是唱念做打根基深厚,全面发展,且有很多独到之处。他的唱功,嗓音圆润,唱腔巧俏、清新,如他在《借东风》、《甘露寺》、《淮河营》、《春秋笔》中的唱段,几乎是妇孺皆知,广为传播。他的念白讲究韵味,但又不拘泥于湖广音,而掺入了京音,吐字清晰,节奏鲜明,潇洒飘逸,贴近生活,如《十道本》、《清官册》、《审头刺汤》、《四进士》、《失印救火》、《甘露寺》等戏,都是他运用念白技巧刻画人物性格的代表之作。他的做功戏,如《清风亭》、《铁莲花》、《盗宗卷》等,自如随意。他在表演中的身段动作,都内含着坚实的武功根底,造型规范,富于艺术的美感。他的剧目创作和他的唱念一样,注重适应观众的欣赏要求,例如将《一捧雪》、《审头刺汤》和《雪杯圆》连接起来,自己分饰前莫成、中陆炳、后莫怀古;将《失印救火》头尾情节连接起来,以全部《胭脂宝褶》演出,使得剧目情节完整,。而且他的《雪杯圆》与一般演法也不一样,在“柳林会”、“公堂父子会”后,还加入了老本“祭雪艳”的场次,请参加下面的唱词介绍。他在服装、道具的运用上,很注意创新,如为《遇龙封官》中永乐帝设计的“箭衣褶” 等,都独具匠心和颇有新意。
1冯志孝-淮河营-淮南王他把令传下 2冯志孝-苏武牧羊-登层台 望家乡 3马连良-苏武牧羊-登层台 望家乡 4张学津-大唐贵妃-秋风起暗云垂黄叶飘降 5张学津-苏武牧羊-贤弟提起望家乡高庆奎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老生演员高庆奎以刘(鸿升)派唱腔为主体,又吸收孙(菊仙)、谭(鑫培)、汪(桂芬)、王鸿寿等诸家的演唱特点,加上自己的艺术创造,形成了新的老生流派——高派。 高派的特点是博采众长、全面发展,剧目丰富。高庆奎的老生戏主要宗刘鸿升,却非亦步亦趋。他能突破刘派的局限而有所变化发展,且兼演其他老生流派的剧目。演唱各派剧目时,常常引入不属于本剧目所属流派的唱腔、唱法,在自己的独有剧目中,更广泛地汲取各家之长。老生之外,能演老旦戏(宗谢宝云)、武生戏(宗黄月山)和铜锤花脸戏(宗刘鸿升的唱法)。又能在同一出戏中饰演不同身分、性格甚至不同行当的人物,如《鼎盛春秋》中,前演老生伍子胥(宗汪与谭)、后饰花脸姬僚(宗刘鸿升);全部《借东风》中,《群英会》演老生鲁肃(宗谭)、《借东风》演老生诸葛亮(自成一派)、《华容道》演红生关羽(宗汪)。高庆奎嗓音高亢,他的唱一气呵成,善传悲怆激昂之情,并创造了不同于谭派风格的“疙瘩腔”。念白铿锵遒劲、顿挫有致。表情精细,做工深刻老练而不过火。因幼曾坐科,武功、工架及各种表演技艺都很出色。通过全面的表演刻画人物并注入强烈的感情,是高派的主要特色。高派的剧目极为丰富,《辕门斩子》、《斩黄袍》、《珠帘寨》、《四郎探母》、《浔阳楼》等传统剧目均所擅长。他还重排、改编、整理了一批历史剧,并将有关的内容排成“本戏”,如《掘地见母》、全本《八义图》(包括《搜孤救孤》)、《海潮珠》、全本《鼎盛春秋》(自《战樊城》或《文昭关》起,《刺王僚》止)、全本《逍遥津》(包括《单刀会》、《战合肥》、《白逼宫》)、《哭秦廷》、《豫让桥》、《赠绨袍》、《马陵道》、《苏秦张仪》、《窃符救赵》、全本《蝴蝶梦》(包括《敲骨求金》、《庄子扇坟》)、全本《捉放曹》(至《斩华雄》止)、《造白袍》、《胭粉计》(包括《火烧葫芦峪》、《七星灯》)、《杨椒山》、《八搜邹应龙》、《煤山恨》、《史可法》以及《战睢阳》等,有的剧目对老生行当的表演颇有创新。高派传人有李盛藻、李和曾、李宗义、宋宝罗、沈金波、白家麟、虞仲衡等。
1李和曾-哭灵牌-白盔白甲白旗号 2李和曾-逍遥津-父子们在宫院伤心落泪 3李宗义-逍遥津-父子们在宫院伤心落泪 4李宗义-斩黄袍-孤王酒醉桃花宫 5辛宝达-七擒孟获-可笑那小孟获不尊王化 6辛宝达-逍遥津-父子们在宫院伤心落泪朱强生于1961年,出东掖县人。198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青年演员专修班,1994年由沈阳京剧院调入北京京剧院,曾受教于尹月樵、迟金声、马崇仁、王世续等名家,1987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学津为师,1999年从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毕业现为国家一级演员。经常上演的传统戏有《群英会》、《赵氏孤儿》、《龙凤呈祥》等。还参加了演出了一些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如《画龙点睛》、《乾隆下江南》、《风雨同仁堂》等。在继承学习前人的作品同时,近些年来更多地参加了一些背后编剧目的创作与实践,塑造了许多行当、年龄、身份不同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在新改编的京剧《移花梦》中饰演了一个活泼可爱的鱼儿;新版的《梁祝》中饰演了一个憨厚淳朴的梁山伯,重新改编的《驿亭谣》中饰演了一个憨直耿介的汲黯。首例实验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是饰演了一个穷酸腐儒的朱买臣,在探索和以展京剧艺术的道路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贺岁京剧《宰相刘罗锅》三、五、六本中成功塑造了乾隆的形象,受到观众的欢迎和专家的肯定,朱强曾在全国青年京剧团队新剧目汇演中获优秀表演奖,在2001年文化部举办的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中,以《马前泼水》一剧荣获一等奖。
1打鱼杀家-昨夜晚吃酒醉和衣而卧 2甘露寺-劝千岁杀字休出口 3借东风-习天书学兵法犹如反掌 4马前泼水-风雪天花烛夜昨日情景 5马前泼水-天生丽质几曾见 6马前泼水-走上前来苦哀告 7清官册-接过了夫人酒一樽 8清官册-一轮明月照窗棂余叔岩(1890-1943),京剧老生,名第棋,湖北罗田人。余三胜之孙,余紫云之子。上世纪20-30年代京剧“四大鬚生”之首。曾拜谭鑫培为师。余叔岩培养了众多弟子,其中著名者有谭富英、李少春、杨宝森等。余叔岩在全面继承谭(鑫培)派艺术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演唱技巧进行了较大的发展与创造,成为“新谭派”的代表人物,世称“余派”。
1关正明-甘露寺-劝千岁杀字休出口 2李少春-群英会-习天书学兵法犹如反掌 3孟小冬-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4王佩瑜-四郎探母-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 5王少楼-武家坡-一马离了番邦界 6于魁智-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7余叔岩-捉放曹-听他言吓得我心惊胆怕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京剧史上产生了以“余、言、高、马”为代表的四大须生。即: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但之后,高庆奎因嗓疾而渐退舞台,余、言于40年代先后去世,“四大须生”的提法随即有所变化,“马、谭、杨、奚”的称谓在民间广泛地流行起来。即: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1高庆奎-辕门斩子 2马连良-借东风 3言菊朋-让徐州 4余叔岩-摘缨会孙兴珠十岁考进以台湾京剧名角王振祖先生为校长的复兴剧校,从此步入了艺术的殿堂。在校期间,孙兴珠习须生,在张鸣福、周正荣、李金棠、哈元章等著名京剧艺术老前辈的精心栽培和指点下,技艺猛进,并被誉为该校的高才生。毕业后,孙兴珠留校加入了“实验剧团”。她身材修长,嗓音苍劲,脸型尖长,扮相尤佳,被文艺老前辈练定山誉为“扮相酷肖孟冬皇”。后又转入“陆光国剧团”,两年内除与名老生周正荣分饰《四郎探母》的杨延辉及《龙凤阁》的杨波等角色外,曾主演《锁潭洲》、《龙凤呈祥》、《群英会》、《失空斩》、《珠帘寨》,还与该团名青衣胡陆蕙、吴陆君合演《武家坡》、《大登殿》、《宝莲灯》、《芦花河》、《游龙戏凤》等戏,并多次参加国剧联合大公演。孙兴珠在校期间修习的是须生。须生俗称老生,在国剧各种角色中居领袖地位。老生饰演的多为中年以上,正人君子的角色,也是最难演的一行。老生不像其他角色,可用假嗓藏拙,用武打少唱工,或用话白逗哏以哄堂。饰老生的,由于剧情复杂,唱念繁重,并用本嗓,不能有丝毫的隐避,必须有天赋卓越的资质才能胜任。所以在中国的国剧史上,杰出的老生不多,杰出的女扮男妆的老生就更是寥寥无几了,而孙兴珠可谓是宝岛上屈指可数、能独当一面的骄骄者。
1打渔杀家-昨夜晚吃酒醉和衣而卧 2法门寺-郿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 3秦琼卖马-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 4搜孤救孤-白虎大堂奉了命 5珠帘寨-昔日有个三大贤 6捉放曹-听他言吓得我心惊胆怕 7捉放曹-一轮明月照窗下《大话成语》是一档娱乐教学节目。突出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以成语故事为主要内容,用评书来向人们演绎成语的魅力,真正的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每期节目讲2-3个成语,并且每期节目之间都有故事情节相关联,老少皆宜,雅俗共赏。 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辽宁省文联副主席田连元老师的众多评书受到全国观众的一致好评,像《杨家将》、《水浒传》、《小八义》等评书都是脍炙人口的,这次他用评书的艺术风格讲成语故事,相信一定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大话成语》节目不仅能够让观众听成语故事,同样也能在收听故事的同时,感受成语的道理,可谓是寓教于乐。
001_牛溲马勃+牛衣对泣 002_爱鹤失众+断鹤续凫 003_佝偻成蜩+羊质虎皮 004_前倨后恭+米珠薪桂 005_牛鼎烹鸡+千头木奴 006_千金买赋+金屋藏娇+千金买邻 007_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008_绿珠坠楼+千里命驾 009_城狐社鼠+千夫所指 010_千里莼羹+千日醉酒 011_千金买古+齐人攫金 012_攀龙附凤+齐大非偶 013_门庭若市+门可罗雀 014_弄獐宰相+口蜜腹剑+沐猴而冠 015_唇亡齿寒+齿亡舌存 016_牝鸡司晨+潘朗车满 017_骑者善堕+暴虎冯河 018_彭泽横琴+蓝田生玉 019_民无噍类+木人石心 020_金龟换酒+金貂换酒+金谷酒数 021_扣血未干+罗雀掘鼠 022_日幕途穷+秦廷之哭 023_青毡旧物+窃时肆暴 024_结驷连骑+洛阳纸贵 025_群策群力+权宜之计统一教育网 夕阳红教育中心
Copyright © 2008 - 2025 tongy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